IT技术理念深刻影响通信设备产业
2014-06-03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4通信设备产业白皮书指出,通信设备产业当前正面临IT化的重大变革。由数据中心虚拟化所引发的网络虚拟化和可编程技术正全面由数据中心网络向企业网和电信运营商网络延伸。总体来看,IT技术理念的影响将带来三方面的重大变革。
成本竞争推进产业变革
为迎合电信运营商及相关企业的成本控制需要,低成本技术与产品研发成为当前通信设备研发创新关键。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2014通信设备产业白皮书指出,日前通信设备产业总体迈入成熟阶段,通信设备产业增长明显放缓,主要设备厂商面临严峻增长瓶颈。随着成本优势在产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全球产业在地域格局与业务格局方面正发生深刻调整。
在地域格局上,全球产业向成本优势地区转移。我国产业凭借成本优势持续扩张,全球地位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在全球运营商网络设备市场的份额已由2006年的8.5%提升至2012年的26.8%,2013年达到30%左右。
相比之下,北美地区在传统通信设备领域继北电和摩托罗拉退出市场后,目前仅剩Ciena、Tellabs等二线企业,但在互联网数据通信设备领域,思科、瞻博等仍保持领先地位。欧洲地区由于在成本竞争中不占优势,市场份额由57%下降至41%。
从设备企业竞争格局看,中国厂商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凭借集成创新优势,华为、中兴等国内企业在通信设备产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持续保持扩张势头。2013 年华为收入达到395亿美元,同比增长8.6%,总规模超越爱立信,在运营商网络市场的份额也由2006年的第六提升至第二。同期中兴的市场份额由第八提升至第六。
在业务格局上,设备企业通过业务聚焦提升竞争优势。成本竞争加剧迫使设备企业必须在特定产品领域实现更强的规模经济优势,传统多元化的业务模式逐渐难以为继。在这一形势下,通信设备产业第三轮大规模整合已经开始。前两轮整合分别以企业并购重组和破产清算为主要特点,带来了阿朗、诺西的成立,以及北电与摩托罗拉退出市场。此轮整合则主要是设备厂商重新划定利益边界,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在核心产品领域取得更强优势。
近几年来,爱立信先后剥离企业交换机、移动终端、终端芯片等业务,重点聚焦移动通信与业务/运营支撑系统领域。诺基亚则剥离微波传输、WiMAX、固定宽带接入、VoIP系统、运营商以太网、业务支撑系统等业务,以移动通信设备作为核心业务。阿朗也剥离十余条产品线,专注于数据通信设备、光网络、移动通信设备等。业务聚焦策略在后LTE时代将进一步深化。
为迎合电信运营商及相关企业的成本控制需要,低成本技术与产品研发成为当前通信设备研发创新关键。一是吸收借鉴IT技术中的低成本理念。例如C-RAN把IT技术中的“资源集中+虚拟化”理念引入通信设备领域,通过将移动基带处理单元集中化,达到降低部署成本和减少能耗目的。二是运用新型组网方式降低数据传输成本。为应对数据流量激增,设备企业开始将OTN等数据传输能力更强的技术应用于城域网,以降低单位流量成本。三是利用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成本。通过使用新型冷却系统、新型能源技术以及节能设计方案等手段降低能耗。
随着通信设备产业成熟化,供应链掌控能力日益成为产业竞争关键,主要设备企业纷纷通过纵向一体化策略保障核心芯片与软件的供应安全,并以此构建设备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主要设备商采取“购买IP核+自研SoC”模式开发与整机设备息息相关的关键芯片。企业自主开发关键系统软件,当前Linux等开源系统可以部分提供免费的网络协议栈软件,因而主要设备企业积极探索对标准Linux内核进行实时化和小型化改造,开发了可用于通信设备的RTOS 平台,替代了Vxworks等商业化产品。除自主开发外,设备企业还会通过并购方式充实自身技术储备,并阻断竞争对手供应链。
IT理念三方面深刻影响通信设备业
主要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发起了一系列开源软件项目,在通信软件技术领域追赶和挑战传统设备企业。
通信设备产业当前正面临IT化的重大变革。由数据中心虚拟化所引发的网络虚拟化和可编程技术正全面由数据中心网络向企业网和电信运营商网络延伸。总体来看,IT技术理念的影响将带来以下三方面的重大变革:
一是基于标准、通用、开放软硬件架构的制造模式初露端倪。从上世纪90年代起,“WINTEL”模式塑造了PC产业的基本规则和格局,而2007年以来的移动互联网变革浪潮,则以更为开放的思维重塑了智能终端产业,而这些趋势正进一步影响通信设备产业格局与运作模式。一是通用芯片与标准化软件驱动网络设备向通用架构发展。二是通用IT设备更多在通信网络中应用。二者都推动通信设备向通用化、开放化发展,硬件集成门槛将大幅下降。
在核心芯片领域,通用的通信设备芯片平台不断出现,对传统基于专用芯片的设备集成模式提出挑战。在基础软件方面,目前有多个软件企业推出支持Openflow等标准接口的网络控制器。企业用户通过网络控制器,可在标准硬件上自行搭建和管理虚拟网络。此外,通用IT设备开始逐步被引入通信网络,在降低设备采购与运维成本的同时,进一步对传统专用设备生产模式产生冲击。
二是软件应用牵引硬件集成将成为重要模式。互联网企业的“定制服务器”模式向通信设备领域延伸。伴随通信设备向通用、开放架构发展,根据软件应用需求定制硬件设备的模式正成为降低部署成本的重要手段。在这一形势下,软件牵引硬件集成的产业布局正在形成。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为降低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和管理成本,从应用层面已经显现出定制网络设备的需求。另一方面,广达、技嘉等依靠“定制服务器”模式取得成功的我国台湾代工企业则正积极布局定制设备的代工生产,其中广达投资设立了网络设备代工企业PICA8,后者为包括谷歌、NTT、百度在内的多家企业提供数据中心网络设备。
三是基于开放平台的生态系统趋于形成。在通信设备软硬件架构开放化趋势下,一个类似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生态系统正在网络设备领域形成,并催生出多种服务模式。一是网络虚拟化技术服务。软件及通信设备企业通过提供网络控制平台,帮助电信运营商及企业用户实现对大量硬件资源的虚拟化管理与软件控制,如思科的ACI,Nicira的NVP等。二是开放网络应用服务。第三方企业可依托开放的网络控制平台、标准的API和SDK进行应用开发,提供包括安全、流量优化、路由优化、服务质量管理在内的多种网络应用服务。三是虚拟网络资源服务。第三方企业可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和互联网数据中心租用网络资源,利用虚拟化技术向成本敏感客户提供虚拟网络资源出租服务。四是虚拟网络运维托管服务。将出现专业化的编程公司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的软件控制与管理服务。
为加快通信软件布局,主要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发起了一系列开源软件项目,在通信软件技术领域追赶和挑战传统设备企业。如Google和Intel发起了OpenSource Routing项目,推进开源路由转发协议的研究,Facebook则在其“开放计算项目”中加入了网络交换机研发项目。就现阶段看,软件和互联网企业的通信软件布局仍主要聚焦于数据中心等IT属性更强的领域。
传统设备企业为了应对来自新兴设备企业的竞争,开始加入设备架构的“开放”大潮,但是这些企业的具体策略有所不同。一是采取“开放北向接口+资源虚拟化”模式,以有限开放保护设备产品销售收益。如思科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推出虚拟化网络解决方案ONE(开放网络环境)和ACI(以应用为中心的基础设施),但其核心是必须基于思科的网络设备实现,在不开放南向接口的前提下,通过开放北向接口实现网络、计算、存储资源的调用和管理能力。二是接受开放趋势,在“开放北向接口+资源虚拟化”基础上提供对第三方IT与网络设备的集成支持。如阿朗的网络控制平台VSP中,明确包含对裸机设备的集成能力。爱立信近期推出的虚拟化4G核心网(vEPC)则可以基于戴尔的通用服务器平台实现。三是采取更加开放的策略,进一步支持Openflow等通用接口协议。如华为在其推出的软件定义接入网、软件定义OTN、SDN控制器SNC(Smart Network Controller)等一系列电信级解决方案中,都明确支持Openflow协议。
IT化变革对通信设备产业规模的短期影响有限。SDN和NFV等技术对网络成本主要作用在于降低运营成本,对设备投资虽然也有影响,但由于技术成熟度和现网设备替代等因素,其短期主要表现为投资规模增长放缓,设备市场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小。
我国通信设备产业面临挑战
我国在虚拟化、网络可编程、分布式计算、大数据等未来关键领域尚未取得主动,面临较大挑战。
我国通信设备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运营商网络市场未来拓展空间有限,企业网市场短期难以取得显着突破,模仿创新模式面临巨大挑战。目前,欧美国家创新重点已经普遍转向IT软硬件技术,而我国在虚拟化、网络可编程、分布式计算、大数据等未来关键领域却尚未取得主动,面临较大挑战。
同时,我国产业链基础性、关键性环节仍然缺失。在材料、集成电路、软件等一系列基础性产品领域,我国仍高度依赖进口产品。在基础材料领域,我国虽然实现光纤预制棒核心工艺的技术引进,但主要依靠本土企业与古河、住友、OFS等日美企业的合资公司,自主研发能力仍然较弱。在基础软件领域,我国通信设备所需的数据库等产品也主要依赖美国企业。
面向新领域的拓展尚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一是终端设备产业加速回归传统产业特征,硬件集成价值急剧下降,软件应用将成为实现终端设备价值的重要依托。我国产业短期尚能依靠集成制造与供应链优势继续扩张,但由于缺乏核心软件与关键应用平台掌控,若无进一步突破则长期将面临边缘化风险。二是IT设备产业增长已由硬件产品转向资源管理,我国企业尽管积极参与OpenStack等组织的技术研发,但在虚拟化技术等方面仍落后于国际领先企业,短期难以超越。三是企业服务市场价值向涉及企业业务流程深度综合集成的专业信息化服务转移,基础网络与IT资源服务价值下降,而后者是我国设备企业当前主要的业务模式。
在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ICT技术的综合集成和融合创新能力,特别是软件技术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日趋突出,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产业竞争模式也由产品和单个企业的竞争转向集成产品、芯片、软件、技术、网络、应用等各环节要素的系统性抗衡转变,生态系统构建与产业资源整合能力成为未来产业格局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变化比较有利于企业整合能力强、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均衡、产业生态系统强的发达国家,对我国现有的后发赶超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我国通信业的机遇,一是通信设备产业已经进入产业成熟阶段,成本优势在竞争中的作用将持续加大。二是通信设备的IT化变革已成必然趋势,我国产业长期处于跟随地位,既得利益包袱相对较小,更易于把握变革机遇,积极调整发展方向,加快布局新技术、新模式、新领域。三是在产业融合变革形势下,通信与IT技术的综合掌控与整合能力成为未来产业竞争关键。四是我国通信设备产业链经多年发展,在通信设备专用芯片、移动终端基带、射频与应用处理芯片,以及部分光器件与基础材料领域已经取得一定突破,具备了进一步向核心环节拓展延伸的能力。五是产业转型升级具备一定市场资源支持。在国内,宽带中国战略、4G和国家扩大信息消费政策举措将为设备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应对策略
需积极把握通信IT融合新领域
面对激烈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新一轮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变革,我国在保持已有产品集成创新和低成本研发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亟须把握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加强产业横向协作和纵向整合。在移动通信领域,我国主导的TD-LTE已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应进一步加快对LTE-A的技术研发与设备商用化,积极投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力争使我国在下一代移动技术专利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光传输领域,积极开发T比特级高速光传输设备及大容量组网调度光传输设备,在确保传输速率领先的同时,在传输距离与设备可靠性方面取得明显提升。在数据通信领域,重点突破高端核心路由器与交换机产品,力争在产品性能、稳定性与安全性方面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同时积极布局下一代路由器架构的开发,成为数据通信技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
一方面,要着力突破关键薄弱环节。
进一步提升通信设备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能力。全面实现系统设备专用芯片的自主掌握,不断提升芯片产品性能。在光通信领域,重点突破成祯OTN/PTN处理芯片、PON/MAC芯片的自主研发,实现产品在系统设备中获得应用。在数据通信领域,不断提升国产NP芯片、接口和交换单元芯片性能,力争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大幅提高国产芯片在设备中的应用比例。
加快突破光通信基础器件模块产品。针对光通信PLC芯片、AWG芯片、LD芯片、PD芯片等关键器件模块,重点加快技术研发突破与市场商用,可通过芯片、模块、设备企业联合开发模式,为国产光器件产品的应用与改进建立良性机制。
探索通信设备通用基础芯片的自主研发。着力突破DSP芯片、FPGA芯片、MPU芯片、高速数模转换芯片以及功放芯片等通信设备所必需的通用芯片产品。考虑到这些芯片产品应用范围广、研发风险大,政府应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承担部分研发风险,组织包括集成电路企业在内的产业相关主体共同研发突破。
另一方面,积极把握通信与IT融合新领域。
加大对新一代通信设备关键软件平台研究。一是强化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可编程技术研发积累,探索相关技术在各种网络场景的应用模式,不断提升虚拟化网络资源的管理控制能力和安全性。二是重点发展网络控制器接口技术,在南向接口方面探索可集成各类网络设备的解决方案,在北向接口方面借助标准API与SDK模式,提前布局网络应用生态。三是加快储备网络应用分析技术,提升流量分析、业务分析、用户数据分析等方面技术实力,为第三方网络应用开发商提供服务支持。
布局新型软硬件架构的设备产品与解决方案。积极跟踪各类通用通信芯片平台的研发与商用进展,探索建立基于标准、开放架构的产品设计与集成模式,持续改进提升新型设备性能,并围绕新型通信设备与通用IT设备形成网络解决方案。
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等融合领域的创新突破。计算存储资源与网络资源结合日益紧密,通信设备产业应基于网络优势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延伸,构建ICT产业综合竞争力。一是积极拓展云计算产品开发,提升在云计算专用服务器、存储设备、云计算大容量交换机等方面的研发实力,实现产品大规模部署商用。二是逐步掌握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体系架构,提高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虚拟化、非关系型数据库等云计算、大数据关键技术实力,搭建云计算管理与资源平台并开展商用服务。
在产业融合变革的形势下,通信市场竞争日益需要综合性的资源和能力,必须强化整个信息通信产业的横纵向合作。一方面,设备企业可积极介入互联网企业SDN数据中心网络与电信运营商NFV的研发部署,加快商用化模式探索,推进创新技术在产业中的流动。另一方面,设备企业还可与芯片厂商合作,根据客户的业务承载需求定制芯片产品。
为构建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ICT产业生态,我国政府可考虑利用科技专项、政府采购及国内市场重大政策的牵引作用,从政策机制的设计上鼓励和推动产业各方加强沟通合作。此外,还应强化产业联盟在构建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纽带作用,以联盟为平台协商共识性演进路线,大力发展开源社区,制定统一技术标准,共同推进产业化与大规模商用,形成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
- Microchip推出新型VelocityDRIVE™软件平台和车规级多千兆位以太网交换芯片,支持软件定义汽车
- Works With线上开发者大会即将展开,在线领略全球活动内容精髓
- 关于GD32开发平台现已支持Huawei LiteOS操作系统的介绍和分享
- 现代汽车最新发布高效氢燃料电池概念车INITIUM
- 【“源”察秋毫系列】Keithley 在基于钙钛矿体系的粒子射线探测中的应用
- GelSight和Meta AI推出Digit 360触觉传感器
- Jolt Capital收购并投资Dolphin Design 精心打造的混合信号IP业务
- 瑞浦兰钧携Waratah Super Battery Site助力南半球最大储能项目
- Gartner发布2025年及未来影响IT部门与用户的重要预测
- Littelfuse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工业需求依然低迷
- 高通推出其首款 RISC-V 架构可编程连接模组 QCC74xM,支持 Wi-Fi 6 等协议
- Microchip推出广泛的IGBT 7 功率器件组合,专为可持续发展、电动出行和数据中心应用而设计
- 英飞凌推出新型高性能微控制器AURIX™ TC4Dx
- Rambus宣布推出业界首款HBM4控制器IP,加速下一代AI工作负载
- 恩智浦FRDM平台助力无线连接
- 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基于Qualcomm产品的Wi-Fi 7家庭网关方案
- 专访Silicon Labs:深度探讨蓝牙6.0的未来发展趋势
- Works With线上开发者大会即将展开,在线领略全球活动内容精髓
- 智能无处不在:安谋科技“周易”NPU开启端侧AI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