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号”将掀起卫星大数据普及应用
2017-04-14 来源:EEWorld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宣布珠海一号卫星(OVS—1卫星)通过了出厂评审,预计将在2017年内发射,该卫星将以“视频录像”的方式获取更多动态信息。这则消息再次让“卫星大数据”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那么卫星大数据会在哪些领域将大有作为呢?
接下来我们以微小卫星实际应用中的照片来详细说明,或许可以带给大家投身于卫星大数据的决心。
微小卫星的大规模使用始于国外,目前硅谷公司正在利用这些由微小卫星传回来的图片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
在地球上空 400 公里的近地轨道上,正在高速飞行着一群鞋盒大小的廉价卫星,执行'天眼'的任务。他们每天环绕地球飞行十几次,长期利用高清图像观察城市设施、村落的变化,试图看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在中国,它们拍到大货车挤满了南方城镇附近的停车场,这预示着这里的工业正在快速发展。在肯尼亚,在过去几个月金属屋顶覆盖范围的变化,表示这里摆脱贫困的速度。缅甸的夜晚照明状况可能预示着世界银行过去对缅甸近十年经济复苏速度的估计偏高了,因为从照明变化透露的真实情况并不那么乐观。
这些数据和经济学家的分析一样,可能被世界银行用于决定对国家放贷的额度,或者用于各国政府调控经济发展。
今年 2 月,一群 28 颗被叫做'信鸽'(Dove)的小型廉价卫星,从国际空间站倾巢而出。这些近地轨道卫星受到大气层摩擦损耗很快,但是由于他们的成本是传统卫星的零头,只有几千美元,而不是上百万美元,所以能够被很轻易地替换掉。
NASA 公布的发射'信鸽'卫星的画面
这些卫星相比传统卫星造价低廉,即使损坏也能被很快替换成批生产的'信鸽'卫星廉价的另一个好处是,普通公司也能拥有自己的卫星。事实上,首批开始使用并分析这些图片数据的,并不是政府或者世界银行,而正是硅谷的创业公司。
总部位于加州旧金山的 Planet Labs 拥有目前数量最多的卫星群,总共 50 颗以每 90 分钟一圈的速度围绕地球飞行。它由前 NASA 工程师创办,他们的计划是。
另外一个微软投资的创业公司 Blacksky Global,预计明年将会发射 60 颗'信鸽'卫星,每天对同一地点进行 40-70 次拍照,也就是每半小时记录一次以观察变化。
这些创业公司在大量获取数据的同时,也在探索这些清晰到能够数清你家门前有几棵树的图片,究竟该怎么用的更好。
卫星大数据的应用还在初探阶段,这也是一种大数据分析。通过这些超级望远镜(微小卫星影像),人们第一次可以同时获取宏观和微观的数据。
但是也要意识到,这并不表示它神奇到能准确预知未来。它们更多地是为大数据库注入一股新的视角,得出接近事实的分析结果仍然要结合着实地调查进行。否则它们的用处将会非常有限,还可能产生误导。因为毕竟夜晚开不开灯并不直接反映经济状况,而只是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接下来我们欣赏几张由微小卫星带来的美丽照片吧。
黄河上游宁夏平罗县,这里正在进行一个沙漠化治理的项目黄河上游宁夏平罗县,这里正在进行一个沙漠化治理的项目,图像显示荒漠正在逼近村镇的边缘。
内蒙古呼伦贝尔冷却塔冒出的冷却蒸汽,这里有大量这样的工业设施内蒙古呼伦贝尔冷却塔冒出的蒸汽,这里有大量这样的工业设施,显示这一地区工业进展的状况。
四川省一处梯田的耕种状况,非植被覆盖的区域显示还有多少剩余耕种空间四川省一处梯田的耕种状况,卫星图像能够计算还有多少剩余耕种空间。
全世界各地的原油精炼厂,正在尝试分析他们的影子来估算原油储备量全世界各地的原油精炼厂,研究者正在尝试分析它们的影子来估算原油储备量。
揭开“珠海一号”面纱:
“珠海一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负责研制,该微小
卫星可以“视频录像”的方式获得比传统卫星更多的动态信息,并将会为大数据行业提供高价值的卫星大数据。
“珠海一号”是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卫星大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基础建设”的空间段组成部分,搭载1200万像素MOS寸传感器视频相机,地面像元分辨率1.98米,支持视频模式、凝视成像、条带成像三种工作方式。
“珠海一号”最终会形成卫星星座,包含4颗高光谱卫星、12颗视频卫星,首批发射的是两颗视频卫星,状态一致。它的可成像范围可涵盖全球主要城市和85%以上人口,单轨即可实现对我国从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的观测,有利于提升研究我国从内陆到沿海地理、生态环境变化的时效性。
该项目所产生的卫星大数据,不仅可以为珠海本地各级政府部门及各行业,特别是公安、国土、规划、城管、园林、水利、环保、农业、海洋、消防等部门提供及时、准确、优质的时空数据、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还可通过卫星大数据交易平台为其他地区服务。
- 吉利卫星重大突破!
- 我国首次实现骨干电网大规模卫星巡视,工作效率是人工 10 倍以上
- 英国科学家研制出超薄二维表面材料,有望增强 6G 卫星通信能力
- 宜特打造亚洲最完整「太空环境测试中心」,10月啟用
- 村田首款支持LoRaWAN+卫星通信(S-Band)的通信模块
- 是德科技入选德国电信卫星 NB-IoT 早期采用者计划,成为其测试合作伙伴
- 曝联通、移动将跟进卫星通信业务:手机直连卫星关键时刻能救命
- Ceva 加入 Arm Total Design 加速开发面向基础设施和非地面网络卫星的端到端 5G SoC
- 工信部指导中国电信首次获批卫星通信国际电信码号资源
- 你准备好迎接新兴汽车雷达卫星架构了吗 ?
- AI大模型时代,GPU高速互连如何正确破局
- 专访Silicon Labs:深度探讨蓝牙6.0的未来发展趋势
- 恩智浦发布S32J系列安全以太网交换机支持可扩展汽车网络,拓展CoreRide平台
- 智能无处不在:安谋科技“周易”NPU开启端侧AI新时代
- 我国首次实现骨干电网大规模卫星巡视,工作效率是人工 10 倍以上
- MACOM获得美国防部资助开发GaN-on-SiC产品
- Rambus宣布推出业界首款HBM4控制器IP,加速下一代AI工作负载
- 现代摩比斯选择BlackBerry QNX,驱动下一代数字座舱平台
- 边缘 AI:彻底改变实时数据处理和自动化
- 诺基亚宣布领导开发欧洲 SUSTAIN-6G 大型可持续网络通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