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电动汽车充电桩别拿成本说事
2015-06-17 来源:eefocus
今年2月16日,科技部出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00万辆的目标。
日前,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接受记者专访,介绍了未来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他认为充电桩不会成为家用电动车普及的瓶颈。
·产量趋势·新能源车增速翻倍今年有望破20万辆
身为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的欧阳明高曾抛出这样的观点:2014年将会是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的元年。从市场最终的销售数据来看,欧阳明高认为,这个目标已基本实现。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现了重大突破,全年的生产量接近8.5万辆。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我们去年总共是5.5万辆,居世界第二位。今年第一季度,数量仍然在继续增长,预计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量,尤其是乘用车,有可能会居于世界第一位。”欧阳明高说道。
欧阳明高还表示,总的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两头挤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一方面是大客车,另一方面是小型电动车,中间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为主。
“去年是新能源汽车的元年,今年应该还会保持去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市场启动起来后,各方面都没有太大阻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利好因素很多,所以今年应该还会按照去年的势头继续往上走,我相信2015年的增速会是成倍增长甚至几倍增长。”欧阳明高分析,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应该能够达到20万辆的规模。
政策扶持·补贴扩至设施建设车主的实惠会增加
目前,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扩围至充电设施建设。
对此,欧阳明高认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究、研发与推进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陆续扩大的汽车限购城市范围,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助推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需要政策扶持和政府补贴,世界各国都是这样的,我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对于国家制定的“退坡机制”,欧阳明高表示赞同。他认为在购置补贴“退坡”的同时,应该将这一部分省下来的钱补偿到使用过程当中,“比如电费补贴,这样就更加合理。另外只有购置补贴,厂家是有积极性,但使用方却没有得到实惠,最终也不可持续。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这边不断递减,那边适当增加。”
他认为,目前在政策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利益在市场准入方面还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公开,对有些车型设置一些障碍;有些补贴政策模糊、含混,不能到位,使企业在做市场推广时,很难找到配套政策落实。
欧阳明高总结电动汽车的政策走向:第一,中央政策不错,地方要跟上;第二,购置补贴在“退坡”,使用环节要增加;第三,用传统燃油车来补新能源车,一边奖一边罚。除此之外,还要从这种补贴政策慢慢延展到逐步放开资质,从管资本投资准入到逐步转向管产品技术标准。
充电设施·充电桩成本仅几百普及需要政府发力
公共充电设施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充电接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仍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不过,充电桩建设是不是电动汽车大规模家庭普及的瓶颈?欧阳明高予以否认,“充电是现在电动汽车推广的瓶颈问题,但充电桩建设并不难,技术简单,成本也低,可利用的设施很多。只是我们应该改变思路,不要以建加油站的方式来建设充电桩。”
对此,欧阳明高指出,现在我们需要的是那种便宜的、遍地都是的交流慢充充电桩,220伏16安,仅需要计量显示和安全保护的功能,成本很低,单个成本也就几百块钱。
从区域上来说,需要重点解决路边、小区和单位的充电设施建设,集中解决消费者回家和上班时给车辆充电的问题。
欧阳明高强调,如果采用分散式建设,特别是对现有的电线杆、路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充分利用,那么充电难的“瓶颈”必将迎刃而解。
“事实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也不需要投入很多资金。只要政府的力量发挥出来,不是难事,关键是思路和重视程度问题。只要把物业这个难关打通,企业卖一辆电动车就带一个充电装置,很快就能推广。”欧阳明高说道。
技术方面·基本满足市场需求高端与国外有差距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迅速,短短十几年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从研发阶段进入产业化阶段,已经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中国公共交通和私人汽车市场的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掌握了整车集成技术。
欧阳明高表示,从技术角度看,现在我国的小型纯电动车技术基本满足市场需要,插电式混动汽车受到市场欢迎,但车型供应有限,产业链的建设还需要加大力度。
但在一些高端技术方面,欧阳明高认为,比如燃料电池技术,我们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发技术在现有产品中还是占有绝对优势地位,95%以上的电动车以及电动车上采用的部件都是国内研发的。”
上一篇:电动汽车充电桩难题怎么破
下一篇:特斯拉:开上我的车,充电不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