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围攻汽车城,传统车企表示压力山大
2016-06-06 来源:eefocus
站在传统汽车厂对面的,表面上是创业公司,实质却是一众虎视眈眈的互联网巨头。
进入嵌入式查看更多内容>>
汽车圈,是一个壁垒森严的圈子。嘉定安亭,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公路”的起点。从上世纪80年代桑塔纳风靡开始,安亭就是一座自成一体的汽车城。最近,这里暗流涌动:借势互联网而来的挑战者,在传统车企门口安营扎寨,资本雪花般砸将过来,跳槽、辞职、创业如同家常便饭。
这一切,速度太快,变化太大,发生在传统车企眼皮底下。“你可以置之不理,但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成为今天汽车城的真实写照。
压力
不是担心市场份额被蚕食,而是新技术不断冒出来,自己却可能成为旁观者
上汽是汽车城的原住民,上汽大众和上汽乘用车两大整车厂外围,是300多家强大的零部件供应商。以整车厂为核心的汽车产业,是一个闭环,外面的人别想随便进来,里头的人也很少出去。
“对手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压力大不大?”最近一次采访中,记者向上汽乘用车负责新能源车研发的技术总监朱军提问。
从市场表现看,这个“对手”显然指在上海热卖的比亚迪汽车。但朱军却答非所问:“对手是来了,就在家门口,乐视、蔚来,那些互联网汽车公司,从我们这里挖人的速度,比任何汽车公司都快。”
朱军说的这些名字,眼下在中国汽车行业里红透半边天。鲜有人知,过去大半年里,他们悄悄扎堆在汽车城整车厂门口,一个叫做汽车创新港的园区里。
其实,这座汽车创新港去年10月份才开园,占地仅12万平方米。在上海星罗棋布的产业园里,北郊新开的一座小园区,很容易被忽略。去年开园,第一家主动洽谈入驻的是蔚来汽车。一家汽车网站的创始人跨界创办汽车制造企业,虽然一车未造,却已在业界无人不晓。去年A轮融资后,蔚来汽车的资金规模高达10亿美元,比当年特斯拉汽车刚开始在硅谷造车时高出近一倍。巨大的资金池背后,有腾讯、京东以及多家知名投资基金的身影。站在传统汽车厂对面的,表面上是创业公司,实质却是一众虎视眈眈的互联网巨头。
一家蔚来汽车,为其背书的已经有国内互联网行业一半显赫的名字。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两年前合作研制互联网汽车,如今两者的合资公司斑马汽车同样注册在汽车创新港中。还有不少其他的汽车跨界创业者,都在和汽车创新港洽谈入驻事宜,其中不乏备受资本追随的明星企业。
一年前,不少整车企业对互联网企业造车的念头还嗤之以鼻,可如今谁也无法忽视眼皮子底下的冲击。令他们最担忧的,不是担心市场份额被蚕食,而是新技术不断冒出来,自己却可能成为旁观者。“有合资品牌车企负责人抱怨,车子卖得很好,利润很高,但天天晚上睡不着。原因在于,车上几十个智能技术,没一个自己掌握。”上海国际汽车城招商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国内各大车企,许多人坐不住了,心态变了,主动寻求跨界合作。“汽车行业要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无论是大企业创新,还是小企业创业,靠单打独斗都不够。我们需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促进汽车跨界融合落地。”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徐健表示。
基因
在机械化造车步入暮年时,汽车行业要进入新的生命周期,互联网DNA最可能带来创新奇迹
走在互联网车企中,和身处传统车企里,似乎是两个世界。
去年10月底,蔚来汽车在汽车创新港的办公楼正式启用。在资本的支持下,蔚来汽车迅速在德国慕尼黑,美国硅谷,中国香港、北京建立研发分部。在上海的全球总部大楼里,每个楼层和办公室都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标景点命名,600多名员工肤色不一,目测外籍员工比中国人还多。
这栋办公楼的设计、装修,到处是互联网企业的元素,其中一个特点最有“互联网味”:高管没有独立办公室,和员工一起在平等、无隔断的环境下办公。
参观蔚来汽车总部前一天,记者凑巧到访一家知名整车企业大楼。在后者的大平层办公室里,在最醒目处挂着指示标记:领导办公室。而且有好几个箭头,分别指向不同层级的公司领导。
两种模式孰优孰劣,至今难有定论。按照汽车工业百年经验,无论设计、研发还是制造,必须有严格流程,企业层级分明有其道理。在一些传统整车企业看来,互联网造车都是“野路子”,很多时候说的比做的好。
去年,当蔚来汽车聘请前思科首席战略官担任公司高管时,国内汽车业界就不乏质疑声,认为无论请谁来,这样的“草莽企业”,不可能造出能赢得市场的汽车。类似的质疑不止发生在国内,几年前面对特斯拉汽车飙升的股价,通用汽车负责人也曾对硅谷的竞争对手不以为然。
对此,汽车城管理者的立场比较客观。徐健表示,多年行业直觉告诉他,这样的创业,不像是资本市场上的“吹泡泡”。“他们非常拼,速度相当快,有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感觉。”徐健指着汽车创新港里匆匆走过的不同肤色的职员们说。
而在专业行业研究者看来,互联网给汽车行业带来更深层的改变。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认为,相比互联网技术,互联网DNA更重要,“乐视、蔚来这些企业,互联网DNA一定比传统车企强”。
朱西产认为,DNA的区别在于研发创新模式不同,传统车企“触网”,还是采用自下而上的传统方式,一步步按汽车开发流程走。但互联网企业,会先不惜成本,造出极致追求用户体验,满足一切用户需求的产品,它可能完全不具量产可能,但之后会沿着市场方向不断改进。
“在‘机械化造车’步入暮年时,汽车行业要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互联网DNA最可能带来‘创新的奇迹’。”朱西产说。
聚变
汽车创新港的定位不是事先拟定的,而是敏锐捕捉到市场风向,是纯粹依靠市场力量形成的产业集聚
汽车城内,人们的心态从来没有这样复杂过。
传统的和新兴的、专业的和跨界的、正规军和草莽英雄……每路人马来到这里,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就像是一支支探险队,期望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中找到宝藏。
汽车城恰好成了一个焦点,各种力量交织融合在一起,成为观察中国汽车行业变革的一个绝佳观测点。
2012年,国内汽车产业仍在大举扩大产能时,汽车城决定将产业优势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特地辟出一块区域计划打造面向全球的“汽车研发港”。
那时,互联网和汽车几乎没什么交集。园区招商定位是一些成熟的国际汽车设计、研发企业。就在园区施工建设过程的三年里,风云突变,先是特斯拉汽车搅动一池春水,后有蔚来、乐视们在国内脱颖而出。
“去年我们决定顺势而为,把 ‘研发港’更名成‘创新港’,产业方向转向互联网+汽车。招商对象也从国际成熟企业,转向以国内创新、创业企业为主。”园区营销总监金轶峰介绍,为了加速行业创新,园区还引入多家汽车垂直领域的孵化器,关注智能网联领域内的创新项目,为创业企业提供从测试环境到市场对接的多种服务。
这种定位的变化不是事先拟定方向,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市场风向。“来的企业对补贴政策大多没什么兴趣。”金轶峰表示,像这样纯粹依靠市场力量形成产业集聚,过去很少见。
“我们曾认为互联网企业不受空间约束,不必集聚,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袁浩是最近研究汽车城变化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大牌企业都要来,相互保密很困难,这充分说明企业们“想在一起”。
刘兴健曾在沪上知名汽车电子企业任职,两年前他辞职创业,如今既是技术派老总,又担任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东部中心智能汽车技术中心的总工程师。这名资深工程师,有着和汽车创新港里的互联网造车者完全不同的气质,不过他对行业变化的看法与他们相差无几:“大风已经刮起来了。”
与刘兴健类似,汽车创新港里还有大批从传统整车企业、零部件、汽车电子,以及与汽车相关的咨询、公关企业走出来的从业者。“他们是通过市场选择进来的,背景不同,但基本都认同同一种思维模式。”袁浩表示,互联网汽车领域的开放性、合作性决定这个领域会有不同行业的大量参与者,不同企业间交流、互动,推动行业发展,而不像传统汽车业,产业链各环节各司其职,不越雷池半步。
“别忘了金融业的力量。”朱西产补充他感受到的汽车城变化,“传统汽车行业,跑得太快了往往会成为‘先烈’,而有了金融投资业支持,以前不敢想的事,真的可以不顾一切去尝试。”在朱西产看来,更大的行业剧变,已在不远处。
下一篇:未来汽车变成啥样?脑洞停不下来
相关文章
最新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