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萨电子智能卡:更安全、更效率
2010-06-28 来源:EEWORLD
尽管这是瑞萨电子第一次参加《中国国际智能卡与RFID博览会》,但这家占据日本智能卡市场垄断地位的国际芯片厂商,正在扩大外国市场的策略下,暗暗地布局中国市场。
智能卡的最重要特点:安全性
安全性无疑是智能卡最重要的因素,瑞萨电子大中国区MCU产品中心市场部产品技术科专家谌宗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迄今为止有一些厂商的智能卡芯片被破解的消息传出,但是目前瑞萨电子所提供的几十亿智能卡芯片从未被破解过,可以说其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瑞萨公司内部有会有相应的安全部门,在公司内部进行严格地认证测试。“谌宗伟说道。
谌宗伟为记者展示了五款瑞萨电子全新的智能卡芯片,其中安全性能最高的产品为RS-4系列,主要应用于金融及ID身份证卡等领域。该芯片安全性符合EAL5+标准,而其他产品则为嵌入式安全系列,安全性会因应用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自主内核带来性能提升
同通用MCU一样,目前瑞萨电子安全MCU系列也采用自主研发的内核,目前主流为16位的RS-4及32位的AE-5两款内核。谌宗伟指出目前金融等智能卡应用领域主要以16位芯片为主,因此RS-4即可胜任。而且,相比较前一代AE-4内核,其主频提高了一倍,指令多为单周期执行方式,即性能提升达到四倍之多。
性能的提升主要能带来两方面的优势:即可缩短加解密处理时间;以及符合目前很多银行应用中内置了JAVA虚拟机的产品需要执行效率很高的CPU的需求。
实际上,ARM在今年早些时候,已率先推出了SecurCore SC000处理器,但谌宗伟表示,ARM模式并不一定能在安全领域成功。
谌宗伟的理由主要有三点,“ARM只是提供一个内核,所有周围加密的引擎、IC的算法、及设计等均无法提供。因此基于ARM的开发需针对ARM规范重新设计周边,产品性能自然无法与自主产品媲美。”
“瑞萨电子可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芯片、工具及仿真器等,不必寻找第三方的开发工具支持。因此综合考虑的话,ARM在成本、性能及工具上并不具备任何优势。”这是谌宗伟的第二个理由。
此外,谌宗伟还表示,智能卡产品的研发周期和生命周期相对较长,比如银行金融类产品,选定芯片后要花费约6至8个月进行非常复杂的认证。因此ARM庞大的生态系统及可外驳设计快速反应的特点,并不适合智能卡领域。“对于安全领域已存在多年的自主内核来说,在很长时间内还是会有自己的市场。”
因此,纵观几大主流安全厂商,尽管已有四家厂商和ARM签署了合作协议,但仅仅是在高端应用中进行尝试,并没有在主流芯片上实现量产。“大家都是非常谨慎的,毕竟核心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ARM的前景,谌宗伟并不确定。
不止是安全
尽管目前瑞萨电子安全芯片主要应用还是在日本,但谌宗伟表示,瑞萨电子一直在针对中国市场定制芯片。
其RS-4系列就是支持ISO14443-A/B,FeliCa及MIFARE Plus三重标准的产品。据了解,日本市场仅需支持FeliCa技术,目前日本90%Felica芯片都是由瑞萨电子所提供。但为了走向世界,瑞萨电子将进一步在原技术平台基础上,增加如上标准。
“之所以去买NXP的MIFARE标准,也是由于该标准在市场上广为接受,普及度较高,但实际上也会受到被破解的危险。”谌宗伟指出推出支持三种标准的产品,可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选择,一种是有可能升级为MIFARE Plus,而另外则是瑞萨电子的产品可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实现可关闭MIFARE功能,选择其他标准而不必更换芯片选型。这也是瑞萨电子为突破中国市场瓶颈所采取的特有方式。
“我们不单单是提供以卡片为载体的产品,瑞萨电子的理念是将安全类MCU转入嵌入式领域,由以人为最终用户转变为以机器为最终的用户,这样安全领域将扩大至整个物联网范畴。”并且,谌宗伟认为今后整个智能卡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届时,产品还将会采用类似于QFN、SOP的通用封装方式,但接口数量要较目前更为全面,包括I2C,SPI甚至以太网等接口都将被应用。”
“此外,我们的优势是可以帮助用户来根据市场规范定制产品,这是其他一些欧洲厂商比较难做到的。”谌宗伟以此总结了瑞萨电子在智能卡领域发展的策略。让我们对瑞萨电子在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拭目以待。
瑞萨电子展区
上一篇:陈睦仁与他的中国芯情节
- 益思芯唐杰:首款自主研发FTTR芯片成功点亮,已通过认证并产品化
- 紫光同芯动力底盘域控MCU THA6412,有何技术亮点?
- 先楫赵建斌:先楫HPM6E00系列,真正填补国产EtherCAT空白
- 芯原戴伟民:为解决RISC-V专利问题,芯原正在筹建民办非企业单位
- 物奇微电子林豪:高性能Wi-Fi 6芯片WQ9201,采用独创“2+1+1”新型架构
- 中科海芯丛丽丽:年内将完成两款车规级产品认证
- AI持续发热,Arm新一代Neoverse CSS V3和CSS N3为客户释放最优性能
- 英特尔的硅光黑科技,怎么颠覆HPC和AI?
- 大模型时代,英特尔NEX如何让AI在边缘起飞?
- 美光发力NAND:推出迄今最强数据中心SSD和首款276层TLC NAND 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