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返回首页

高通沈劲 : 可穿戴设备不会颠覆手机

2014-05-29 来源:腾讯科技

    5月28日消息,2014明道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再见,人口红利;你好,商业科技》。美国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沈劲发表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终端与人类自身的距离越来越近,电视、广播终端离用户约3-5米,电脑是1米之内,手机是十几公分,到了可穿戴穿戴设备就是零距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穿戴设备可以颠覆手机,以手机为中心将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应用场景。

    他认为,同手机一样,可穿戴设备也可以拓展人的“数字第六感”,在这方面功能的发展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主要方向。谷歌也好,高通也好,很多的创业公司在这方面都有很多的研发项目,例如谷歌眼镜。

    不过做手机成功的不一定能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成功。他表示,很多做PC的公司在手机领域都失败了,同样那些做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公司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以下是沈劲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向晖邀请我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讲到可穿戴设备,我想从人类的信息平台,距离我们每个人的距离开始讲起。从电视、广播开始,它离我们是3-5米,电脑是1米之内,手机是10几公分,到了穿戴就是零距离。

    至今为止,手机是我们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信息平台,无论从覆盖面,还是总使用的人次,以及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史无前例。所以我们进入了一个以手机为中心,手机为标准的时代,如果今天谈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能不能够颠覆手机,和手机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以手机为中心,实际上已经变革了很多的行业。我们这边要举例的是变革的可携带的电子产品,手机成为了可携带音乐的处理中心,大家可以在商店里面发现,现在有无数个可便携的音响、耳机,目前都是围绕着手机设计的。

    手机也是可便携的图象处理中心这张图是表明LV有一个包,它能够在手机上显示出天气或者地图,那么手机也变成了可便携的电脑运算中心。手机也成为了便携数据的处理中心,移动硬盘是真正移动起来了。原来的移动硬盘相对于PC硬盘,指的是可不可插拔,现在移动硬盘自己是可以组网的服务器,应用场景在家里,或者在车上,家人都可以在WIFI环境的便携设备下观看。

    我们认为以手机为中心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应用场景。从对使用手机各种习惯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打电话、发短信,用手机做的一些工具,包括我们看气象,看时间,这些功能从界面上面来讲都可以在穿戴上面进行完成。

    从手机为中心到以手机为标准,我们想传递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所谓的手机为标准,我们这边列了几条,包括时尚的外观,永远开机,实时连接,省电,规模效应和共享产业链。这个手机标准对整个消费类电子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看PC,我们发现长的这么难看,为什么这个电力持续只有2个小时,而不是24个小时呢,这是我们用手机的标准来看的。另外,通过手机标准可以变革很多的数码电子行业,还有家电行业。

    以小米为例,手机是他的基石性产品,通过这个产品可以进入到非常多的领域,它进入第一个领域是电视,他进入电视领域用了很多手机的元素。比如说有六种颜色的电视机,在这之前大家还没有尝试过。他也宣传电视上面跑的是高通骁龙四核处理器,同时也宣传了电视机窄边框。

    在手机上面窄和宽对我们握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希望它展示的屏幕大一点,但是边框越细越好,这样单受操作或者握持不是那么不方便。

    但是电视机边框是1公分,还是几毫米有关系吗?当然对小米的粉丝们是有关系,实际上他在用手机概念变革电视机的行业,这就是以手机为标准。

    我们对电脑不满意了,为什么是两三个小时,而不是两三天呢。规模效应很重要,共享产业链很重要,下面就来举这个例子。

    以前的手机在机器内部是没有传感器的,今天传感器的数量达到6-7个,以后会超过10,20个。目前手机普遍使用的传感器是什么呢?加速器和陀螺仪,这个东西是在导弹上使用的,经过手机的规模效应,使我们的加速器和陀螺仪成本急剧的下降,到了1个美金,还是2个美金,我们投资过一家公司,他的发展也是借力于手机和相机对陀螺仪和加速器的使用。因为手机的规模效应才能谈到可穿戴的成本降低,没有手机效应,我认为可穿戴这个行业在降低成本上有非常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认为以手机为标准,是很重要的降低成本和发挥规模效应的,现在的一个市场。

    讲到可穿戴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第一个要指出的,就是已经要起飞的,第一波可穿戴是健康类型的可穿戴。这些产品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量化自身的动力。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说的是“我的身体我做主”,我要了解昨天晚上睡眠好不好,我要了解我的血压、心跳、血糖等等。所以在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已经有非常多的可穿戴在运动人的身上,甚至在他体内有集成的,有植入的器件。另外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智能的药片,它下到胃里面可以传递出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对我们了解这个医药对每个人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作用是革命性的目前。但目前它的第一项功能还没有那么复杂,第一项功能只是说,你吃药了或者没有吃。即便是这么一个功能,它的价值是巨大的,为什么?医生们发现,非常多的病人,你让他吃一颗,他吃五颗,你让他晚上吃,他晚上就不吃,这对他们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所以我们认为,量化自身是健康领域发展的原动力。

    下面一个原动力,我们把它叫做“数字第六感”,我们知道人有五个感知:听觉、味觉、视觉、触觉等等。我们的手机是扩展人对外界感知的能力,我们认为在这方面功能的发展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主要方向。谷歌也好,高通也好,很多的创业公司在这方面都有很多的研发项目,大家可以知道谷歌眼镜是拓展你视觉的方式。当然我们通过手机摄像头看世界,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信息。比如它可以提醒你这个朋友在两年前跟你在某个场合见过面,他叫什么名字。这都是延伸每个人的第六感知来扩展,但是它必须做到低功耗和随时感知。

    现在我们手机做不到这一点,比如说手机上面有一个应用,你要让它听懂你说的话,你必须要打开这个应用。目前从高通推出的方案,是能够让这个手机待机的时候随时随地都能够听。像我们人一样,我们的耳朵在听的方面,没有说有一个开关,打开以后就听得到,关了以后就听不到了。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功耗,要做到随时都在听的能力,这个功耗在手机这个能力方面要到几毫安。这个就要讲到人脑,就是根本上面解决芯片的架构,就不是010的思路了。各种传感器的低成本,这也是普遍穿戴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最后我想说明这样一个观点,从做产品的难度来讲,从广播电视到电脑,到手机,它的难度是成倍上升的,到了今天,我们的穿戴难度一定是比手机难得多,但今天我们发现很多创业的公司,还是用做手机的模式在做智能手表或者其他穿戴,我想这样的做法可能没有太大的前途。历史上面已经有例子,也就是说,做电脑的公司,做手机都是失败的,当然苹果是一个例外。做手机的人,我相信很大程度上面,在做可穿戴上面也有巨大的挑战。

    因为手机离我们人是10几公分,而穿戴是0公分,这对我们的用户体验要求是成倍上升了。如果我们用户的体验稍微有一点不好,任何东西戴在我的手上,挂在耳朵上,或者穿在脚底下,我们每个人都会抗拒,所以要把穿戴这个行业做好、做大,还是任重而道远。好,谢谢大家!

进入物联网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视频
  • 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 天线原理与基本参数

  • Digi-Key: Follow Me 系列(1) 直播回放及答疑记录

  • 无线感测网络

  • 微波五讲

  • 天线原理 哈工大 林澍

精选电路图
  • 红外线探测报警器

  • 短波AM发射器电路设计图

  • 使用ESP8266从NTP服务器获取时间并在OLED显示器上显示

  • 用NE555制作定时器

  • 如何调制IC555振荡器

  • 基于TDA2003的简单低功耗汽车立体声放大器电路

    相关电子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