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课程系列:水下机器人ROV航海家号(Voyager)I的研发奥秘
2019-02-15 来源:易心STEAM编程
ROV MAKER团队开始于2012年研究遥控潜艇。航海家号I是ROV MAKER团队首台尝试自造的消费型ROV。(ROV MAKER心路历程可参考连结)
在优化遥控潜艇,以及改造遥控潜艇微电脑控制的过程中,ROV MAKER团队深刻了解到,防水的模块化设计与完善的电子电路及软件,是阻碍爱好者进入DIY ROV世界的主要限制原因。
ROV MAKER团队参考了现实世界的潜艇造型,认为以原球壳玻璃舱罩的潜艇,拥有较佳的外观亮丽造型。
2016年12月着手进行航海家I开发的同时,ROVMAKER团队以「水下载具模块化项目」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第一期申请,并于2017年2月获得评审通过,进行为期半年的开发补助。
研发航海家I,ROV MAKER团队同时朝四个方向进行开发设计:(1)圆球壳舱罩的设计与样品(Mockup)制作;(2)控制电路板/传感器版设计;(3)软件开发;(4)机身设计。经过为期半年的努力,我们开发了自有的电路板和软件,并组装了航海家号I第一台样机。
他们的控制板是基于路由器芯片,因为未来两年的产品效能瓶颈主要是信息流传输,而非多媒体影像的问题。
IMU感测板设计,仿效OpenROV初代设计,因为9250磁力计校正问题,改采用爱盛科技 IST8310芯片。
软件架构则采用OpenROV初代设计概念,以Node.js为主的网络伺服机主从概念,让使用者可利用浏览器及游戏杆进行操控。
在机身设计上,团队一致决定向无敌铁金刚的指挥艇致敬。
研发过程的种种概况,请参考下图:
2017年7月,航海家号I在海科馆进行了首次测试,进行一系列的验证及软件校正。
航行动态请参考以下影片:
在基隆海科馆的测试后,我们检讨了软件和机构的缺失,并且在SBIR结案前,前往石门水库进行最后测试验收。而在石门水库的测试中,我们分别测试了水深20米及43米的深度测试,并留下宝贵的测试影片,43米的限制来自于水库的最深深度。
因夏天的午后雷阵雨,所以测试当天水质欠佳,以致于水下影像画面欠佳。但我们依旧得到相当有趣的水文数据,例如,随着深度的温度变化。
航海家号I是以Maker 的角度,利用随手可买到的简单材料,搭配自行设计的电路板、IMU板及自行开发的软件组装而成。动力方面仅利用现有多轴穿越机(Drone)无刷马达,以及简易的船桨,所以速度表现仍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