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或成为人工智能第一“着陆场”
2017-06-15 来源:科技日报
面对威胁,人们需要安全“卫士”更加聪明、主动、有力,而火爆全球的人工智能,显然是最合适的那颗“大脑”。
提到安防,许多人的意识里会浮现门禁、安检、警卫等事物。然而,这些传统元素,已然不能再代表安防产业走向智能的图景。
面对公民保护自己财产和人身安全、企事业单位提升应对安全侵害能力的庞大需求,传统安防简陋、被动的短板日益暴露,人们需要安全“卫士”更加聪明、主动、有力,而火爆全球的人工智能,显然是最合适的那颗“大脑”。
不是围棋,不是汽车,也不是高考。智能安防,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化的最佳也是最近的“着陆场”。
“AI+安防”潮流不可逆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安防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安防需求不断提升。我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235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54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安防手段相比,新一代安防技术正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实现多元化快速发展,“AI+安防”正给人们带来一个更加“聪明”的安全时代。
据中安协发布的《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安防行业将向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到2020年,安防企业总收入达到80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
“未来4到5年,安防将进入一个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内安防企业宇视科技副总裁闫夏卿表示,安防行业2016年基本完成了场景智能的适配;2017年、2018年将进入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阶段;到2019年、2020年将全面进入到数字智能的阶段。最终,经过数字智能阶段后,安防行业的人工智能将全面的和全行业、全IT的大数据业务平台进行完善的对接,安防也进入智能时代。
除了赢得产业巨头们的积极响应之外,“AI+安防”还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加持。
2016年6月份,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指出,智能安防将作为人工智能产品创新的重点应用推广领域。《方案》提出,实施智能安防推广工程,鼓励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研发集成图像与视频精准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编码识别等多种技术的智能安防产品,推动安防产品的智能化、集约化、网络化。
产业化“一只脚”已落地
在许多消费者眼中,AI还是一个复杂、陌生的前沿技术。但在安防产业,它已然具备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条件。
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当前从算法到需求,都支撑在安防领域的产业化。算法方面,安防行业场景较为集中,容易实现技术优化与突破,目前图像识别算法已达到安防应用要求;需求方面,政府安防领域效率提升诉求较强,安防正向全时间全地域的双维度扩展。此外,政府持续大力投入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目前全国超半数的摄像头已完成高清摄像头部署,警务电子化与信息化已逐步完成,为人工智能技术部署提供了基础条件。
在企业方面,国内多家公司已经看到市场的巨大机遇,并推出了产业化级的产品:
2016年10月,海康威视与英伟达、Movidius形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发布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从前端到后端的全系列智能安防产品。今年5月,海康威视在英国安全反恐展会上推出了机器人移动式车底检测系统。它是企业基于线阵相机实现图像采集功能,能够准确显示车底的图像,避免不法分子通过车底藏人、藏物等手段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期间,会议安保工作采用了旷视(Face++)智能安防解决方案,不仅保障了会议期间的安保通信,也为公安部门节省了大量的警力、物力。
此外,大华股份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产品,系列包括前后端的人脸识别、卡口电警、视频结构化、双目立体视觉和多目全景拼接产品;苏州科达在2016年的北京安博会上,发布了猎鹰系列人员卡口分析系统;宇视与英伟达联合推出了代号“昆仑”的大容量分布式的云结构化智能分析服务器,成为其“安防机器视觉”战略中的重要产品。
“‘AI+安防’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有了从前端到后端、实实在在落地的产品。包括海康威视在内的安防企业产品,已经完全足够应对用户的实际商用需求。”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说。
可以说,智能安防产业化的第一只脚——产品已经落地。未来随着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尤其是车牌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大规模的应用,AI势必将掀起新一轮智能安防改造与建设热潮。
市场需要更全能服务
对安防产业而言,AI技术的融入,将丰富智能安防的内涵与维度,推动安防物联网的加速落地,促使智能安防迈向更高层级的“智慧安防”。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尚需解决深度服务能力弱、成本过高等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用户尤其是企事业客户,对于项目的整体智能化需求很高。能不能有效地把技术与应用场景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切实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决定“AI+安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核心因素。
例如,公安行业用户的需求是在海量的视频信息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线索。要实现这个需求,仅仅用摄像头捕捉到嫌疑人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智能的前端摄像机实时分析视频内容,检测运动对象,识别人、车等属性信息;然后需要汇总海量的城市级信息到后端人工智能的中心数据库进行存储,再利用计算能力及智能分析能力,对嫌疑人的信息进行实时分析,最终给出最可能的线索建议。
此外,就目前的价格而言, 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的安防产品和系统,整体价格依然过于昂贵。《2016欧美消费者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即便是安防市场比较成熟的欧美国家,消费者对价格仍然非常敏感。不过,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内芯片厂家等相关技术的成熟,使得智能安防设备高昂的成本逐年下降,购买一套智能安防设备的价格也不会让家庭用户“望而却步”。
- 米尔T527系列核心板,高性能车载视频监控、部标一体机方案
- Akamai 全新视频工作流程功能强化媒体平台控制能力
- 紫光同芯推出全球首颗开放式架构安全芯片E450R 已获国密二级认证
- 品英Pickering公司携多款模块化信号开关和仿真解决方案亮相国防电子展
- 派克汉尼汾推出适用于现场监测和诊断的测量设备 Service Master COMPACT
- 连接与距离: 安防摄像头新气象—— Wi-Fi HaLow 带来更远传输距离和更低功耗
- 思特威携多款重磅产品强势亮相2023 CPSE安博会
- 双轮驱动,云天励飞推出12TOPS边缘视觉SoC
- 丰田汽车因信息泄露案接受日本行政指导 涉及241万条用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