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电子
返回首页

远距离虹膜和人脸融合识别 才是真正的多模态

2018-06-07 来源:镁客网

“对于提升用户生物特征识别的交互体验,我认为单纯优化某个技术环节无法提升整体表现。比如,用户信息采集到识别整个过程要在两秒内完成,如果你只是单方面提升某个环节的技术,最终获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虹星科技CEO兼创始人侯广琦指出。

图 | 虹星科技CEO兼创始人侯广琦

以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作为创业的第一道壁垒

侯广琦有着非常深厚的技术背景,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学习阶段,从前端成像、中间的图像处理到后端的模式识别,他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积累。

“博士后毕业,我既可以做前端设备,也可以做中间的软件处理和后面的模式识别。幸运的是,这段教育经历和虹星现在的业务不谋而合。”

2011年,侯广琦开始接触远距离虹模识别技术,并一头扎了进去,一做就是7年。作为国家级重大远距离虹膜识别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侯广琦对这项技术有着非常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项技术有着几大特点:技术本身过于新颖,科研方面难点众多,研究开发人员较少,经费投入比较大。”

经历了多年的迭代,侯广琦对于团队在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上的实力非常自信,但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让这项前沿科研技术真正落地。

“一方面,在生活中,我常常被忘带证件而无法过安检闸机所困扰,这给我带来了灵感和思考;另一方面,针对这一麻烦,我们基于远距离虹膜识别提出的解决方案被合作企事业单位认可,这让我看见了市场里的机会。”

于是,侯广琦把整个工程团队“忽悠”出来。就这样,虹星科技诞生了。

图 | 虹星科技团队

整体方案的每一个技术环节,虹星科技都“应用自如”

如果说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是虹星科技足以炫耀的闪光点,那么全产品线技术研发能力则是它实实在在的优势。

“为了解决应用场景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仅可以从技术优化、算法上找到提升的可能性,同时从硬件,包括光学成像上,都能够找出商业解决办法。我们做的是系统级的提升。”

事实确实如此。从电路设计、机械结构,到软件算法,虹星科技都具备足够的设计和研发能力,这不仅让其可以最大程度缩短生产周期,迅速响应客户,也让它在优化计算机视觉整体解决方案上更加得心应手。

“其中,我们最为看重的就是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三维成像和交互技术。”侯广琦指出,这两种技术的价值就体现在用户的身份能够被高精准的识别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便利性和识别速度。

“比如用户不用拿出证件,就可以迅速过闸机,这样整个过程的交互体验会更好。同时也会增强一定的安全性,让别人无法伪造自己。”

当然,亦如侯广琦一直强调的,要想做到这样良好的交互体验,单纯依赖一两种优势技术是不行的,所以在前端成像方面,虹星科技也是下足了功夫。


进入安防电子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视频
  • 财哥说钛丝

  • 控制系统仿真与CAD

  • PLC功能指令应用详解

  • 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 Android车载系统框架

  • 天线原理与基本参数

最新器件
精选电路图
  • CCD图像传感器在微光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 非常简单的150W功放电路图

  • 优化电路板布局的简单方法

  • 一个简单的立体声平衡指示器电路

  • 电谐波图形均衡器示意图

  • 一种构建12V和230V双直流电源的简单方法

    相关电子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