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驾车、裸眼3D仪表......CES Asia 2019这些不能错过的黑科技
2019-06-12 来源:马拉车市
看过电影《阿凡达》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影片中这样一个桥段:在潘多拉星上,下身瘫痪的前海军战士杰克·萨利躺在密封舱中,通过头上戴着的复杂设备,利用意念操控人造的混血阿凡达。
当然,像这样利用意念控制的科幻电影还很多,相信不少影迷也都看过。比如近几年推出的《环太平洋》系列电影,影片中主人公身处机甲战士身体内,随心所欲地控制机甲大战怪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又让我联想到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神龙斗士》,相信80后会记忆犹新,另外,相似的还有《高达》,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脑洞,那个年代就能如此超前。
科幻电影给人以无限遐想,不禁让人联想,什么时候意念也能控制工作就好了,无需靠手码字,躺在床上仅用意念完成稿件;又或是坐进车内,用意念操控汽车抵达目的地,对于如今越来越懒惰的人类来说,那该会有多么美好啊!
尤其是在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完善的今天,谁愿意将安全完全交给电脑呢,意念至少是通过人为传达指令,相当于方向盘还是在自己手中,让人更为放心。
或许你不知道,曾经存在于电影中的桥段,现如今已逐渐成为现实。
日产就将这个黑科技搬到了2019年的CES Asia展上。
日产的“脑控车(Brain-to-Vehicle,B2V)”技术,通过驾驶员大脑发出信号,辅助驾驶并帮助车辆学习驾驶员的驾驶习性。
从人学车变成了车学人:将驾驶员的第一脑部反应传达给汽车,让车辆根据驾驶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这些都是通过一个监测大脑电波活动并自动进行系统分析的头部设备来完成的。
通过现场一位头戴设备的工作人员展示,让我们略为了解了该项技术。在屏幕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大脑皮层的活跃影像,同时模拟了整个行车过程。在驾驶过程中,车辆可以预测驾驶员大脑中的想法,并代替驾驶员提前采取行动。比如比人工操作提前0.2s至0.5s的速度转动方向盘,或者减慢车速,而驾驶员几乎觉察不到整个过程。
那么,这项牛逼的技术到底什么时候能够量产呢?
在场工作人员给出了十年的期限。好吧,一场空欢喜。如今量产车搭载的自动驾驶技术都已经达到L2,甚至L3级别了,不出意外,到L5级自动驾驶也就这几年的事儿,“脑控车”技术仍需十年,着实有些久远。不过,话说回来,这项技术未来量产到汽车上,也让今后的消费者又多了一个选择,尤其对于比较抗拒自动驾驶的那部分消费者。
除了“脑控车”技术,日产此次带来的黑科技还真不少。
另一个则是“无形可视化”(Invisible-to-Visible,I2V)技术,通过5G技术和VR技术,将驾驶过程中车辆周围的环境传感数据,与虚拟信息进行交互,最终通过三维图像和增强现实的虚拟形象展现出来,我们则能够在虚拟的的环境中与之进行交互。同时它还通过将车辆外部传感器信息与来自云端的车辆内部信息相结合,辅助驾驶者操纵车辆。
这其实与车路协同有些相似,车路协同,简单理解就是通过一些技术,实现人车路信息交互,试想一下,行驶途中,路告诉车“看到的路况”,车告诉路“经历了什么”,这会让驾驶员在行驶中更安全也更高效,当然,还会促进自动驾驶以及智能交通。
今年的亚洲消费电子展与往届有所不同,汽车技术展区面积比上一届扩大一倍,也说明展会对于汽车领域的新兴技术更加重视。
除了日产带来了诸多奇思妙想,其它品牌同样有看点。
作为汽车零部件巨头,显然大陆公司带来的裸眼3D仪表盘赚足了大家的眼球。这款由大陆集团与硅谷公司Leia Inc.合作开发创新的裸眼3D仪表,不仅创新了驾驶舱的解决方案,也大胆的将3D技术引入到车内。人人都说5G是宠儿,而我就偏要来点不一样的,这就是大陆。
上汽此次带来了自主开发的智能网联控制器(iBox),实现了包括红绿灯提醒、碰撞提醒、车速引导在内的30项智能出行服务功能,并可以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实现更远距离的信息互通。现场观众可以使用驾驶操控台,远程遥控50公里外上汽同济智能网联汽车测评基地内的无人驾驶车。
远程遥控控制车辆,这又让马拉车市想起一部电影——《速度与激情8》。电影中最为让人脑洞大开的剧情就是在黑客的远程控制下,无数无人驾驶汽车涌入街头的那一段,如同丧尸一般。所以,除了推陈出新,安全方面车企也应该更加重视。
现如今,许多原来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黑科技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随着5G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以及VR技术的不断发展,幻想成为现实或许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也期待更多新兴技术的出现,毕竟科技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