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谈楼控行业问题根源与规范体系的建立

xyh_521   2010-5-13 21:10 楼主
楼控行业问题根源与规范体系的建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教授


    近期,由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公司)和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智专委)共同主编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被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日前,编制工作启动在即,智专委专家就“规范”相关问题与江亿教授进行了沟通,沟通过程中,江亿教授主要围绕楼控行业主要问题的根源与“规范”应该规范的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一)楼控行业的主要问题根源在哪?


    目前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中,约有90%安装了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或称楼控系统),但是其中90%的功能仅仅是远程测量和鼠标远程控制,基本没有改善环境质量和降低能耗的作用。最主要的问题是缺少对整个系统的协调控制和所有设备的有效管理,表现在系统设计不完善、检测不充分、通讯不兼容等。纵观楼控系统在中国发展的二十年,产生目前问题的根源可以归结为机制问题,就是整个工程流程在管理方面的不完善。


    例如,设计是建筑施工的龙头,设计文件应该是指导整个工程的技术依据,楼控系统的设计应该指出怎么去控制、调节?根据这个原则去选取检测元件和调节手段,也可以这个原则去进行工程的验收和效果的评价。但是目前设计方面滞后,在施工阶段才开始进行,业主无法提出明确的功能需求,而设计文件也没有定出控制调节的基本原则,主要集中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元器件的选择上,导致工程验收时只能进行线路是否通的检测,对控制器的控制调节策略没有检测,从而实施后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施工和调试是楼控系统效果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因此施工管理和质量占据了大部分的工作量。而调试工作的技术含量高并且需要时间长,目前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当然竣工验收就无法检测实际效果。这个问题是机制的问题,而不是某个企业的具体问题,因此需要行业标准在工程流程和技术管理上进行规范,以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应该规范哪些内容?


    制定行业标准,重点在于制定规则。好比要进行足球比赛,必须先定好规则:球队由多少人组成,什么样是有效进球,什么样是越位,什么样是犯规……至于具体的技术措施则不必定得过细,例如描述怎么把角球发好这件事,需要很多笔墨但是也不容易说清楚,这属于运动队战术和运动员能力的问题,规则只需要定好发角球的规则:什么情况判角球、角球应该在那个位置发、由谁发等,就可以了。因此,本标准的条文不应写得太细,否则既不容易写好、也很容易过时阻碍技术的进步。


作为行业标准,应该对必须要做的项目提出要求。例如,为解决行业现存的问题,必须要求各个独立控制的设备需要提供通讯协议等接口;必须保存完整的运行记录在一年以上,等等。为规范各专业的接口,可以提出自控控制策略由谁来确定、谁来审核等。



    江亿教授简介:
    江亿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建筑技术科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政府顾问团顾问,全国暖通空调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建筑物理委员会委员,建设部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ASHRAE学会会员,英国CISB 学报海外编委,《暖通空调》杂志编委,英国通风学报编委。


江亿教授是人工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该学科旨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为人类创造各种适宜的室内物理环境。围绕此目标,江亿教授系统地参与了该学科基础理论、基础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完成了多项核心技术研究并直接主持了上百项人工环境工程项目。作为基础研究,他建立了建筑热环境动态分析模型并率先提出其随机过程解;首次给出自然通风动态结构分析,带动了从动态特征上对自然通风的系列研究。组织对住区建筑内外微气候的研究,提出预测和评价小区建筑内外热湿环境和能耗状况的方法。围绕人工环境工程,江亿教授提出Design by Simulation的新的人环工程设计理念和具体方法,并组织开发了DeST大型软件具体实施这一新的设计过程,利用此方法,主持完成十余项大型商业建筑空调设计、三十余个星级宾馆节能改造以及十余个大型城市热网工程的改造、调节与控制。如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博物馆、怀仁堂等三十几个大型重点建筑的空调系统计算机控制工程,任总负责人。

回复评论

暂无评论,赶紧抢沙发吧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写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