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M0+的芯片市场早已经被国产芯片卷没了,但最近发现一些老牌厂商卷入到M0+芯片阵营中了,比如在论坛看到这个话题>>TI杀入M0 MCU阵营,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么多M0+的芯片,请问你正在用谁家的M0+芯片?
你使用过的M0芯片,设计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的?找官方FAE还官方文档多一些?
用在什么类型的项目产品上?当时选型时的主要考虑是什么?最终确定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走过路过,都来聊聊哇~
价格便宜,引脚脚少,速度也不低,这是主要考虑的
从国产芯片的发展来看,几年前国产芯片发展不足,在工业、汽车、消费级市场基本都是采用进口芯片,几家国际MCU芯片巨头市场几乎占据工业、汽车、消费级这三大市场,只能是几大国际MCU芯片巨头产什么咱们用什么
近几年国产芯片得到一定发展,在中低端市场也杀出一片天,消费级市场成了国产芯片的主战场,杀的相当惨烈,进口芯片基本在消费级市场站不住,M0 M0+性价比高,基本功能满足大部分消费级市场的需求,毕竟消费级市场还是有一定的份额,哪家原厂都不想轻易丢掉。
国产MCU 投资者异军突起,在GD推出直接兼容STM32 的国产M3内核MCU 不久,现在又一家国内MCU 厂家(Xinnova)推出了M0 内核MCU ,剑指新塘 M0。
和以往国产MCU 都在几毛钱的8bit MCU 战线苦苦战斗不同,今年的国内MCU 都往高端方向发展,这类ARM 内核的MCU 销售单价比几毛钱的8bit MCU
要高出不少,毛利也应该是比较丰厚,并且随着目前消费类电子功能需求日益增多,对ARM 类MCU也成增长趋势。这对国产的 ARM内核 MCU有利条件。
国产MCU 往往都是靠价格来取胜,国产M0 MCU 前有ST即将开卖0.32 USD 起的STM32F030 系列、后有1元左右的 众多8bit MCU,处境也是前有才狼后有虎啊。
2022年机缘巧合,拿到了M0的launchpad进行了试用。片上资源与MSP430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开发工具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希望TI继续加油,在ARM领域突破一下
STM32的M0芯片,用在低功耗数据采集项目上,选型主要考虑稳定性,选择的理由主要是稳定性功耗。
先说说用过的吧,
Freescale(NXP)的KE0x,考虑的5V
ST的G070,考虑的成本
其实还有一些用过,但那些是M0,不是M0+
从内核来说,M0+的2级流水线和M0的3级相比差距是很大的
大致,以后M0会被M0+替代,成本M0+应该会与M0差不多
目前的很多M0作为入门级,感觉都是附加产品,很多国内厂家
只有做M0+的,好像才是比较重视的感觉,比如ST
TI的MSP430本身低功耗,用M0+更合适,也许也没有比M0+更合适的
在TI最初可以入局M0+的时候,他们走了FRAM这步棋,投入越多掉头越难,
目前可能是试水,但TI有实力进行深度投入,完全把MSP430整个产品线搬到M0+
价格是考虑的因素,另外功能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还有耐用性等等
性价比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功能的适用性也是一方面,安装便利是考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