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交通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
的重视,汽车的安全技术成为业界关注的一大焦点。美国、欧洲和日
本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汽车智能安全系统,当前已有相
关产品用在汽车上。
汽车安全方面采用的新技术有:事故预防技术、事故避免技术、
损伤减少技术和碰撞后乘员易救助技术。
事故预防技术
1.防困报警系统
由于长时间驾驶的情况增加,使驾驶人员极易疲劳和注意力不集
中,由此而引起的交通事故约占整个车辆事故的50%。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可用监视方向盘位置与路标的方法提醒过度疲劳和注意力不集
中的驾驶员,以便使其纠正。
戴-克公司为客车和载货车设计了一种防困系统,其车载计算机
能够识别行车路线上的标记,并通过传感器监视驾驶员的工作状态。
如果驾驶员不断出现与方向盘操纵的特定设定一致时,警报系统会发
出响声来提醒驾驶员。
2.视觉增强系统
为使驾驶员在雨、雾天仍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国外一些大的汽车
公司研制出一种视觉增强系统。该系统能迅速去除风挡玻璃上的雨水、
雾气。
典型结构有3种:采用除水防护薄膜,使水膜不易形成;采用斥
水玻璃,使水珠快速结成大水滴流走;利用超声波技术,使水膜雾化
消散。
3.轮胎气压过低警报系统
轮胎气压过低时,会使汽车的行驶性能变坏,加速轮胎磨损,甚
至造成车辆倾翻事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车辆上装有轮胎气压过低
警报系统。当轮胎气压低于某一定值时,该系统报警,以便驾驶人员
采取一定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事故避免技术
1.车距保持警报系统
该系统利用传感器测定跟踪车辆到前车的距离,当两车的距离小
于设定距离时,系统报警,同时跟踪车辆自动制动,使前后车辆距离
保持不变,以免车辆发生“追尾”事故。
日本大发、三菱公司利用激光雷达为传感器,大发公司还利用风
挡玻璃显示器和蜂鸣器提醒驾驶员注意。美国研究机构为了使车辆之
间保持合适距离,其雷达系统每秒钟发出50个脉冲信号探测车前信息。
为了控制横向距离,自动化公路上每隔lm设有一个磁性传感器,汽车
导航系统可利用这些装置防止汽车过于偏向道路的某一侧。
2.后部及示宽间隔声呐警报系统
该系统与车距警报系统不同,它只有在车速低于l0km/h时
才会进入工作状态,防止车辆移位或倒车时碰撞障碍物。它由装在后
保险杠及装在车身外侧角端的超声发射器组成。当车辆与障碍物的距
离小于50cm时,蜂鸣器周期性报警;当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不足20cm
时,蜂鸣器连续性报警。
3.偏离行驶路线警报系统
由于某种原因,车辆稍微偏离行车路线,而驾驶员又没有注意修
正时,该系统发出警报,直到车辆回到原来的路线为止。
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和马自达汽车公司采用车载摄像机识别道路中
间白线的方法,当车辆偏离白线或偏离白线较多时,该系统报警。汽
车报警后,驾驶员仍没有使车辆回到原来路线时,该系统便自动地使
车辆回到原来路线。
减少乘员损伤技术
1.乘员保护系统
安全气囊问世20多年来,在车辆正面撞击减少人员伤亡方面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从初期的驾驶座安全气囊,到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又
发展到乘客座椅安全气囊,并且安全气囊的容积也从30L~45L,增大
到60L~80L,防护效果不断改善。
为了提高汽车侧面的防护能力,除了车身、车门的结构加强外,
高级汽车上已安装了防侧撞气囊。它是在车身侧面车门内侧安装有撞
击传感器、膨胀器、安全气囊等。当侧面受到强烈撞击时,气囊膨胀,
以保护乘客的安全。
2.行人伤害程度降低系统
为了减轻车外被撞人员的伤亡程度,日本茨城大学正在研究一种
车外碰撞防护安全气囊,以便在车速为100km/h,到障碍物距离
为3.5m时,或系统在撞前0.1s内触发气囊,以减少行人同车辆相撞后
头部的伤害程度。
救助及确定事故成因技术
1.门锁紧急施放系统
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后,为使乘员迅速从被撞车辆中救出,车门
应能容易打开。丰田和三菱公司研制了感受碰撞的自动门锁施放系统。
其特点是,当碰撞传感器确认已发生碰撞,系统立即施放门锁。
2.汽车导航定位(GPS)系统
汽车导航定位(GPS)系统利用卫星导航定位,能很快确定车辆
方位,缩短救助时间,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部分奔驰、宝马汽车上
已装有GPS产品,日本汽车导航GPS系统用电子地图已制成DVD光盘出
售;微软公司为北美制成的GPS系统已安装在部分汽车上。
3.驾驶员操作记录系统
该系统可监视和记录车辆碰撞前后的瞬间以及行车途中各种传感
器信号的变化情况,以便准确分析故障的成因。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驾
驶员记录系统,可以记录事故发生前后车辆和驾驶环节等方面的信息,
并能再现故障的全部过程。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开发和研制汽车安全防护电子产品,并使
其向智能化方面发展。预计本世纪前15年,10%的汽车将安装监视轮
胎耗损装置;15%的汽车将安装防穿孔轮胎,90%的轿车将安装乘客位
置防侧撞气囊,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能将得到大大改善。
Re: 安全新技术:汽车行驶的“安全带”
又是高科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