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潘九堂
由于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汽车电子研发方面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久前,欧洲第一、全球第二大汽车半导体供应商英飞凌科技宣布,兼有“汽车电子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和教学”两大功能的天津大学-英飞凌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这也是继上海同济大学汽车电子实验室后,英飞凌再次和中国高校在汽车电子研发上进行合作。与同济大学侧重于车身电子不同的是,新的联合实验室将主要面向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车辆(EV、HEV和摩托车等)动力总成控制和车辆信息娱乐电子技术等领域。
英飞凌科技亚太区总裁兼执行董事潘先弟对《国际电子商情》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也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时期。而汽车电子技术作为带动汽车领域70%技术革新的最有效手段,自然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中国汽车电子产业正在向技术含量较高的安全控制等高端领域发展,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基本保持30%的年增长速度。根据预测,2009年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的需求将达15亿美元。”
对于为何选择与天津大学合作,他解释说,天津是中国重点支持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强大的汽车电子需求基础,而天津大学在汽车电子技术创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先后在柴油机、汽油机和清洁燃料发动机控制、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电控摩托车技术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极具市场潜力的汽车电子技术成果。“我们希望和天津大学合作培养汽车电子技术人才,将先进技术带到中国,并借助天津大学这个高校平台加强与当地汽车产业的紧密合作。”潘先弟说道。
实际上早在2004年9月,天津大学就与英飞凌签署了为期5年的“天津大学-英飞凌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建设框架协议。2005年1月,双方签订“双缸摩托车电控管理系统ECU”联合研究项目合同,今年3月,双方又启动了“基于先进32位微处理器的轿车发动机ECU”项目。
通常来说,大学实验室项目商业化比较艰难。对此,英飞凌全球大学事务高级总监Pierre Meyer表示:“英飞凌在汽车产业中有25年的技术积累,了解汽车厂商需要什么,因此我们可以充当中介作用。通常是由英飞凌提供一些参数,由大学按照这些参数要求完成方案,然后我们再找OEM来验证方案否可行,另外大学方面也可以找一些企业来将方案产业化。”联合实验室主任谢辉博士也表示:“实验室的研发方向和研发课题都是由市场需求确定的。英飞凌有一个庞大的市场调研团队,他们可以给出几个大的需求方向。正因为我们的研发切合了市场需求,有很多企业主动要求加入进来。”
事实上,双方于2005年1月开始“双缸摩托车电控管理系统ECU”项目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实验室已研发出基于英飞凌16位MCU XC164CM系列的电喷摩托车ECU,受到国内多家摩托车企业的关注,目前正在进行道路实验,产业化应用在即。谢辉表示,预计2007年后,电控摩托车将大量上路,关键是要看国家的排放法规什么时候出台。他解释说,与传统的化油器相比,电控可以大幅减少排放,摩托车的排放法规还在实行欧洲Ⅱ号标准,如果国家要求欧Ⅲ,电控摩托车就会大量上路,就好像目前轿车化油器已经转为电控一样。谢辉指出:“目前双方正致力于采用集成度更高的器件降低成本,使得整个电控管理系统的成本降至600元人民币。”
除了电喷摩托车ECU外,双方还启动了“基于先进32位微处理器的轿车发动机ECU”项目,该项目重点围绕基于国际标准体系结构的发动机控制单元软硬件构架,开展高水平的研发工作。英飞凌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市场事业部高级经理李立扬表示,目前中国已经走到技术创新的时代,简单的4位和8位MCU已经不能够满足需求。他强调:“英飞凌的32位MCU TriCore架构是MCU+μP+DSP三核合一的MCU,特别适合汽车应用。”英飞凌汽车系统高级总监Patric Leteinturier博士表示,以动力总成为例,日系的系统对动力总成总控制芯片要求不如欧美严格,欧美系更强调实时控制和计算能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接受Autostar,意味着产业对MCU的控制和计算能力会要求更高,而在32位和64位市场,TriCore的实时控制性能表现优异。
不过,对于中国汽车电子厂商来说,步入这些高端领域还需要漫长的过程。英飞凌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市场事业部汽车动力业务部副总裁及总经理Clause Geisler建议说:“动力总成和安全系统牵涉到安全和生命问题,系统比较复杂,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而车身电子相对会比较简单,企业所冒的风险也比较小,比如,自动车窗系统突然不工作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对于中国厂商来说,从车身电子开始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他还告诫说:“中国厂商不仅要看中国市场,而且也必须准备把整机或者零部件出口到世界各地。这就需要特别关注质量问题,因为如果汽车在海外出现了重大问题的话,会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造成很负面的影响。因此中国厂商要像海外厂商一样,向零缺陷质量管理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