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数电模电的时候是大二上完课数电模电后的课程设计。当初的设计内容是数字密码锁。那时候课本里的知识还是基本上都掌握了的,和我一组的另外两位同学也不是很想弄这个课程设计,自然我就成了这个组的组长。最初的内容是用EDA做仿真。我用EDA设计了一个根本没有考虑实际情况的电路图(无论是布线还是原理都有点问题,但是仿真出来了)。给老师审核,老师也让我们轻易通过了,很庆幸没像其他同学一样被另外“负责”的老师盯了一下午修改原理图。结果后来搭硬件的时候就悲剧了,布线过于复杂,原理似乎也有问题。几个下午下来,课设教室里的同学慢慢地变少了,最后只剩下我们悲剧地搭着有可能错误的电路图。最后老师看不下去了,也让我们混过去了,勉强成绩拿了个中。
那时还没有重视动手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重点放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忽视了其它能力的培养。其实当初完全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原理图,发现问题并且解决它,而不是在一个不对的电路图基础上搭实物。而且自己也比较懒,碰到问题都不喜欢思考,都喜欢先问别的同学,认为这是一条捷径。因为往往别人的一句话可能顶上你看了十分钟的书(而且还没看懂书上讲什么)。但是这样的心理造成了自己过度依赖别人,一有问题就问别人,自己遇到问题没人可问时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后来大三下学期学习了单片机,那课本使用的是汇编语言,老师虽然讲得很好,但是学习重心放在考研上,压根不听(考研专业课不是单片机)。结果单片机考试差点挂了,随后的两次课设也都是糊弄过去的(许多同学一组,组员中有牛人)。那一年着实浪费了好多时间和精力(专业课没好好学,尽看考研的东西,结果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考研,保送自己学校了)。
大四找了导师后,老师让我们学基础的东西,于是去学了些C语言,看了51单片机及Altium Designer 9的视频,按照Altium Designer教程画了几个图。没多久,老师给了我们实物和程序,让我们修复系统。然后学习430单片机,又借了C语言的书,找资料,看代码。和我一起的小伙伴很给力,很多不会的东西都问他,但是这造成了我对别人的依赖,很多时候碰到问题想到的不是自己解决,而是去问别人。程序慢慢地都了解了具体的含义,系统也恢复了,而且也在这基础上写了代码。以为430就是这么简单,结果后来老师把我们分开做不一样的东西,发现根本不是自己觉得430好简单那么回事,看懂了代码不代表自己就会写程序,弄懂原理也不大会对各个模块进行操作。期间又去学了一些STM32之类的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发现我都是停留在皮毛,而没有深入,还是把一样东西做好做精再去弄别的东西吧,不然是样样都了解,样样都不精。自己单独地做东西确实不一样,问题得自己去发现并且解决,慢慢地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出现问题干着急了。但是还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基本上所有的代码都是copy的,虽然说C可移植性强,这让我很方便,但是如果没有了例程代码,我将寸步难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通过一次次地锻炼才会让自己成长起来,现在又重新回到MSP430 launchpad,学习网上搭建的一些外围电路,掌握好数电模电,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
本帖最后由 dai277530706 于 2013-11-29 07:4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