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国产手机更要技术优势

yxh99   2006-7-23 09:58 楼主
在夏新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夏新总裁李晓忠猛烈抨击目前智能手机极不正常的高价位,甚至称这是在掠夺消费者金钱。“现有智能手机的价格动辄四、五千元明显不合理,大多数消费者也不买帐。智能手机现有价格体系不打破只能是死路一条。” 李晓忠分析说,智能手机降价一半以上才合理,1500元-2000元这个价格区间是手机市场份额最大、用户数量最多的价格区间,夏新发布的智帅系列定位在这个区间,就是要去争夺主流市场的主流人群,使智能手机成为主流产品。

  作为一个消费者,看到这样的消息是很振奋的。如果真能把现有智能手机价格砍掉一半的话,那将能让智能手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普通用户早日享受到智能手机之乐。

  但是,从理性务实的角度来看,夏新的这一举动让人隐隐担忧。

  回顾国产手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国产手机每一次的“起”,都与低价格有关,每一次的“落”都与产品质量和功能性能有关。国产手机从2000年逐步有了影响力,2002年达到市场的顶峰,那时的市场机会是:国外品牌手机价格高,同时手机面临黑白屏与彩屏之间的更新换代。国产手机以高密度广告、低价格、低利润率的营销手段,从外资品牌的手中夺回了半壁江山。

  正当人们对国产手机抱有更大希望的时候,他们却几乎集体面临困境。在随后的几年里,有的业绩大幅下滑,有的甚至破产倒闭。这是为什么呢?是国产手机失去价格和营销优势了吗?不是。是质量和功能性能劣势因素导致了用户的失望。因为到最后用户发现,国产手机除了价格,几乎没有其他优势了。

  当前国内手机市场的形势,似乎与国产手机第一此发起反攻的时候非常类似。领先者依然是外资品牌,追赶者依然是国产手机。只不过这次的战场选择在了智能手机领域,市场变化的趋势是普通手机向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这依稀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毕竟与外资竞争的层次提升了一个水平。但是,我们心有疑虑的看到,夏新这次选择的突破点依然是价格。

  我们乐观一点的预测,夏新可以通过这个价格战取得短期市场份额的上升,但是,后续的竞争力在哪里?

  当价格优势不再那么大的时候,用户的选择将受更多因素的影响。那时竞争的关键将仍然是品质、功能与性能。国产手机上一波持续三年的衰落,很大一个因素是质量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那这仍将是一个致命伤。其次,就是用户另一个高度关注的点:功能和性能。在这个点靠什么来取得优势,我们大家都明白,那就是依靠技术力量。但是,国产手机最大的软肋就是技术力量薄弱。

每一次影响手机产品发展趋势的新品发布,几乎都是外资品牌。无论在手机外形还是手机功能卖点上,绝大多数国产手机都只能跟在外资品牌的身后。今年,不是又传来某家国产手机商说“要依靠超薄和滑盖”来走出低谷吗?外资品牌的优势来源于其技术力量,来源于其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获得,需要持续高额的投入,这恰恰又是国产手机无人愿做的。

  因此,只依靠价格取得的市场份额是难以持久的。国产手机要真正的取得持续成功,更需要价格之外的因素,那就是技术创新力量。没有这一点,任何的所谓胜利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持久。这已经被国产手机的起伏历程所证明。

  其实,大部分国产手机商更应该向国产电信系统设备商华为和中兴学习。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外电信设备技术的差距比90年代末期中外手机技术的差距要更加悬殊。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华为中兴用更长远的眼光、更坚持的行动迅速培养并积累了技术力量,甚至在10年内就取得多个领域的领先。目前他们两家的专利数量在国内远远领先于其他企业。随后,他们技术力量的优势体现在了手机终端产品上,其手机很快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走出国门,在更广阔的市场与外资品牌竞争。

  如果某些国产手机供应商也能用这样的长远眼光和持续行动来发展自己的话,我们相信今天一定会有几个响亮的、深受用户认可的国产手机品牌,而且这样的发展上升是不会轻易中断的。

  今天,夏新在更高技术含量的智能手机领域向领先的外资品牌发起了进攻,但愿夏新拥有的不只是价格优势,而是有持续不断的竞争利器去夺回失地


回复评论 (1)

Re: 国产手机更要技术优势

就是价格大战走不远
点赞  2006-7-23 17:29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写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