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双向晶闸管的夜间自动照明电路图
双向晶闸管 照明电路 电路图 2020/03/17
图中所示电路采用光敏三极管作为照度传感元件。当白天照度很大时,光敏三极管L14C1导通。二极管VD3也导通,使电容C2上压降为零,双向触发管VD5和双向晶闸管VT均不导通,灯不亮。反之,夜间L14C1不导通,C2上有电压使ST4和VT导通,灯自动会亮。
ck="window.open(this.src)" alt="点击看大图" />
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该电路采用光敏三极管作为照度传感元件。在白天,当照度很大时,光敏三极管导通,使得二极管VD3也导通,进而使电容C2上的压降为零。此时,双向触发管VD5和双向晶闸管VT均不导通,因此灯不亮。相反,在夜间,光敏三极管不导通,电容C2上累积电压,使得双向触发管VD5和双向晶闸管VT导通,灯自动亮起。
为什么选择双向晶闸管作为控制元件?
双向晶闸管是一种具有双向导通能力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在交流电路中控制电流的通断。在夜间自动照明电路中,由于通常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因此双向晶闸管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环境,实现对照明灯的精确控制。此外,双向晶闸管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适合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使用。
如何调整电路的灵敏度以适应不同的光照环境?
电路的灵敏度可以通过调整光敏三极管的参数或者增加一些辅助元件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更换不同感光灵敏度的光敏三极管来适应不同的光照环境。此外,还可以在电路中增加一些可调电阻或电位器等元件,通过调节这些元件的阻值来改变电路的灵敏度。
电路中的RC吸收电路有什么作用?
电路中的RC吸收电路(如R1、C1)主要用于防止电源的瞬间过压损坏双向晶闸管。在交流电源中,由于电压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会产生瞬态过电压,这些过电压可能会对双向晶闸管造成损害。RC吸收电路可以吸收这些瞬态过电压,保护双向晶闸管免受损害。
如何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要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电子元器件。
合理设计电路布局和布线,避免电磁干扰和信号串扰。
定期进行电路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电路设计中考虑冗余和备份方案,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电路中的双向触发管有什么作用?
双向触发管在电路中起到触发双向晶闸管导通的作用。当电容C2上的电压达到双向触发管的触发电压时,双向触发管会导通并产生一个触发脉冲,这个触发脉冲会使双向晶闸管导通,从而实现对照明灯的控制。双向触发管的选择和使用对于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电路中的光敏三极管如何选型?
在选择光敏三极管时,需要考虑其感光灵敏度、光谱响应范围、暗电流、光电流等参数。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型号。例如,在夜间自动照明电路中,需要选择感光灵敏度较高、暗电流较小的光敏三极管以提高电路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注意光敏三极管的封装形式、引脚排列等细节问题以确保其能够正确地接入电路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