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子
返回首页

人人都是CEO 观海者张瑞敏

2014-02-23 来源: 经济观察报

    在一次海尔内部的年会上,张瑞敏引用了《孟子》中的一句话,“观于海者难为水”。他想告诉海尔的员工,未来阻止海尔无法成为伟大公司的障碍是人的境界。而触动他情绪的是很久之前《华尔街日报》上一篇对海尔的长篇报道,在报道的结尾处,作者意味深长地写道,“海尔毕竟是小池塘中的大鱼”。看完后,张瑞敏对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说,“小池塘中的大鱼”用得太贴切了。彼时,海尔正处于张瑞敏为其制定的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海尔要从国内市场的“池塘”走向全球市场这片汪洋大海。

  数年过去了,海尔的战略也从“国际化”进化到了“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张瑞敏开始了对海尔的再造。这场堪称中国商业领域内史无前例的再造让张瑞敏的心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当初入海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空间,进去后才发现池塘里的大鱼不过是大海里的小鱼,不但争夺食物变得困难,甚至自身都随时有可能成为大鱼嘴里的食物。

  海尔的再造就是要解决“池塘情结”,让每一位员工深刻理解什么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只有彻底辞旧,才能真正迎新。因此,无论是市场链,还是自主经营体,还是人人做创客,张瑞敏所有的变革都指向了“人”,从员工到高管再到他本人。只有人的观念革新了,境界提升了,才有可能“凡墙都是门”。

  而“海”之于海尔,还有另一重解读。

  2012年9月,张瑞敏在香港科技大学做了题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的演讲。他说当企业认为自己成功的时候,就离失败不远了。因为,没有一个企业领导者可以做到永远地踏准时代节拍。就像发明数码相机的柯达公司,仅仅是因为一时的短视就被数码时代所淘汰。就在这次讲演结束不久,海尔迎来了第五个战略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张瑞敏反复论证,在互联网时代中,制造业必将迎来一次颠覆性的革命。这次革命是用任何传统商业思维都无法理解和诠释的,海尔能够做的就是让自己随着时代动起来,重新梳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上下游的关系。

  这三重关系的梳理都是围绕着“人单合一”的探索而进行。“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资源。只有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员工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著名的“倒三角”变革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诞生的。对此,曾经完美再造IBM(182.79, -1.47, -0.80%)的郭士纳的评价是,他曾经也设想过此法,但是没能实现,因为太难了。让郭士纳想不到的是,张瑞敏又进了一步,他提出了网状组织的构想,即把组织结构彻底压平,形成一张有无数具有活力的节点的大网。这样的构想,仅仅在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有过理论原型,却未曾见哪家大型公司真的做到过。

  从1984年海尔创业至今,按照其官方说法,以七年作为一个战略发展阶段,海尔已经走过了四个阶段,2012年年底是第五个阶段的开始。这五个战略阶段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加速的时间轨迹。

  1984年至1991年,海尔笃定地走名牌战略路线。那时,张瑞敏把质量管理看做头等大事,无论是“砸冰箱”还是“逆势涨价”,海尔在国内市场这个小池塘中独辟蹊径的时候,已然志存高远。1991年至1998年,海尔开始了多元化战略,一是进行规模扩张,二是提出星级服务,而这时国内同行企业还远远没有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1998年至2005年,海尔通过在美国建厂、收购意大利工厂开始了国际化战略。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张瑞敏感到了池塘与大海的巨大差距。人的素质成为了张瑞敏亟需解决的最大问题。他提出了市场链和“人人都成为SBU”,目的正是要把人强行推到市场面前,用硬梆梆的现实来提升人的素质。这也为他日后提出人单合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这个阶段里,张瑞敏第一次感受到了新经济这股飓风在海面上掀起的汹涌波涛。1998年海尔开始的信息化改造可谓大破大立,其艰巨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2005年至2012年,张瑞敏再次试图触摸时代的脉搏,他看到了互联网经济最本质的一面,即以用户为中心。他开始思考科斯定律在这个时代中的合法性,并亲自带领海尔进行了变革实践。张瑞敏把精益生产的理念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提出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建立全球研发平台、在组织内推行人单合一自主经营体、“倒三角”组织等一系列让业界颇感过于超前的变革。

  如果说海尔在前两个战略阶段还在遵循一般的“做大做强”的中国式企业成长路径的话,从第三个战略阶段开始,张瑞敏已经开始彻底脱离中国企业的“小时代”,进而拥抱全球新经济的“大时代”了。

  信息化革命

  2000年4月,张瑞敏在《海尔人》上发表了文章《新经济之我见》,不无感慨地把参加达沃斯论坛的心得汇总成文。也是在这篇文章里,张瑞敏明确提出了海尔的新经济之路,而这条路必定始于企业信息化。“网络使你无法自满,它使距离消亡到零,传统的连续性被打破及传统结构消亡。不能更新观念,无异于自我抛弃。其次是运行模式的创新,包括制度、组织结构等等。我们的组织应成为有序的非平衡结构,内部流程应适应外部瞬息万变的市场。再次是新技术的创新,利用网络优势整合全球科技资源为我所用,以创新技术来创造新需求进而创造新市场。”

  张瑞敏的这种激情随后便被沃尔玛(73.12, -0.40, -0.54%)和戴尔的信息化管理转变成危机感。沃尔玛对每个卖场、每个消费者、每个货物的精准把握,以及戴尔的20秒钟汇总订单都让张瑞敏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得出结论,“仅仅停留在市场竞争、产品竞争已经远远不行了”。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引进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张瑞敏认为有效利用信息化是后发劣势转变成优势的唯一方法。这场信息化革命跨越了海尔的两个战略阶段,当海尔进入到全球化竞争的时候,没有信息化就真的无法管理了。而彼时的中国企业还在为库存和应收账款头疼不已。

  张瑞敏在海尔推行信息化革命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让人成为创新的主体,“为每个员工提供最大的发挥空间,利用网络的共享信息和组织结构扁平化所带来的最短信息链,经营自我,挑战自我,体现自身价值和创新成果,形成团队合力”。

  用信息化手段跟踪到每一个人,做到自我量化,这是解放个人能力的第一步。流程再造需要跨越组织界限,而组织是无法跨越自身的,只有像原子一样具有活力的个人才能彻底打破这样的界限。张瑞敏请来IBM、惠普(29.79, -0.40, -1.32%)等大牌咨询公司,借助他们的力量对海尔进行信息化再造。

  再造10年,并没有完全取得当初预想的效果。张瑞敏在一次访谈中吐露了心声:“那段时间的再造等于走了一段弯路,主要原因在我身上。那时只是觉得企业的组织应该变革,主要着眼于内部,因为企业发展得比较快。再造只是一种内部整合,没有变成一种和外界结合起来的信息化系统。”

  缺少了和外界信息化的关联,海尔并不能真正实现全球化,最后很可能变成一个信息孤岛。看到了危险的张瑞敏马上提出,要修正“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思路,修补流程,转变中国企业传统的“游击战”思维。张瑞敏认为,参与全球化竞争,就是实打实的阵地战,机枪摆在什么位置,人在什么位置,都是至关重要的。

  卓越运营

  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张瑞敏明确了海尔在信息化时代中的头等竞争要务——依靠卓越的商业模式来制胜,也就是卓越运营战略。与成本领先和技术领先相比,卓越运营的特点是运用信息化,在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如果说信息化还只是相对于企业内部流程来说,互联网的颠覆则无远弗届,构成企业面临的极为现实的生存环境。

  在张瑞敏和花旗银行前总裁约翰·桑顿的一次会谈中,两个人就亚马逊(346.76, -3.04, -0.87%)是否能够打赢沃尔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讨论。约翰·桑顿认为沃尔玛对供应链的掌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让其不断创新。张瑞敏却对这家他昔日赞叹有加的企业表示了怀疑,因为他看到了互联网的力量。他欣赏亚马逊轻资产运营的同时,对沃尔玛最大的疑虑是,实体店如何与网络相结合呢?约翰·桑顿也没能给出答案,但是从张瑞敏日后提出“虚实网结合”的战略中可以回味到,他对沃尔玛的问题实际是提给自己的。

  2010年,张瑞敏对外界明确了海尔的商业模式,即“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其具体内容是“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事实上,这是一件难度颇高的任务。既要体现网络的快,还要体现信息的准,快而不乱,用张瑞敏的话来说就是要“和中国人的习惯做斗争”。不仅是和员工习惯做斗争,而且是和劣质的企业文化做斗争,“企业一定要保持透明的人际关系,以及公平、效率和稳定”。

  张瑞敏首先做的就是组织变革,继续推行“倒三角”组织架构。把员工推到用户面前,别管你是做研发的,跑市场的,统统去和用户对话。

  其次,要重新建立流程。在2008年8月28日,海尔取消了中心库,要求按照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模式重新建立业务流程。之前都是关起门来单向做ERP,现在以市场的客户管理倒过来做ERP。也就是说,所有流程都是符合用户需求的。

  但是,这样的变革并没有被理解,内外都有人认为海尔过于激进的变革会导致企业走向末路。的确,震荡太大,光销售这块,海尔损失了不止几十个亿。组织上,“有几个月就跟瘫了一样”。张瑞敏不为所动。他认定“商业模式说到底就是客户价值最大化”。

  咬定青山,终于柳暗花明。以苏宁、国美为首的家电零售巨头主动与海尔合作,并要求其他供应商也按照海尔的周单供货,以加快资金周转。海尔终于达至用户与企业的双赢。

  能本管理

  人单合一的商业模式在改变传统企业竞争力法则的同时,也在企业内部重塑着每一位员工,因为张瑞敏看到“能本管理时代”的到来。

  海尔有一条生产线,曾经需要45个人,后来精简到了5个人。人员素质提高的同时,效率也提高了10倍。为了保证能变换不同产品种类,采用了模块化生产。这样,一个模块就能保证变换10个或者20个型号。

  这是海尔的一次实验。张瑞敏总结到,这就是能本管理,不局限于个体素质提高了多少,而在于系统的整体协调性。所谓的“能”就是指能力,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工人的崛起,这个“能”更多具备“智能”的意味。但是,最根本的,在网络时代,它应该是互联网的“能”,即利用开放的架构,把系统的全部能量释放出来。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要真正与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张瑞敏就是要把海尔打造成一个与用户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的终极状态是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微公司,而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利用“契约”将小微公司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一张无边无际的网。

  关于能本管理,张瑞敏和日本管理之圣稻盛和夫有过一次对话。稻盛和夫认为阿米巴是最好的组织形态,因为在阿米巴内部大家的利益是均分的。张瑞敏说,在互联网时代,阿米巴一定会遇到问题。因为阿米巴内部还是“正三角”结构,并不能很好地把握瞬息万变的用户需求,上级的指令如果是错误的话,整个组织就会出现问题。海尔的自主经营体与阿米巴最大的不同是,经营体创造平台和机制,把握用户需求则是个人的事情。

  有记者问过张瑞敏,是否存在中国式管理?张瑞敏说中国的企业借鉴了很多西方的管理方法,但也都是工具而已,而中国自己并没有形成管理模式。他认为,机制是检验模式可否持续发展、持续优化的重要标志。所以他醉心于赫维茨的机制设计理论,特别是这位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致力于解决的激励相容问题。所谓激励相容,即在所设计的机制下,使得各个参与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能够达到设计者所设定的目标。

  好的机制有两个特点: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机制使人不是被迫的而是很愿意、很高兴地主动来参与,这就是参与约束。激励相容约束,则是把公司、集体的利益最大化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连在一起,也就是在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按照这两个机制标准,张瑞敏觉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符合的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海尔自主经营体实践中有个著名口号叫做“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机制设计理论的影子。

  张瑞敏之所以提出人单合一的双赢模式,也是因为海尔必须解决新一代工人的挑战。他和郭台铭是好朋友,到郑州去,看到30万人的富士康工厂,意识到郭的模式将很难持续下去,因为它已经与时代根本不合拍了。“你看泰勒的时间动作研究,郭台铭把它推到极致了,人就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或者说,人机合一了。那个时代很多人要求生存,生存是第一位的,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但是现在很多80后90后会这样想、这样做吗?”

  管理兜兜转转,最终指向人性。而人性很复杂,也很简单。用张瑞敏的话说:“我坚信一条:不管是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特别希望得到别人对他价值的肯定。其实,每个人的潜在能量有多大都是无法估量的。问题就在于你可能开发不出来。”

  人人都是CEO

  这也是张瑞敏提出第五个战略方针的根本所在,网络化战略的成败在于是否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CEO。网络化战略包含两个部分,网络化的市场和网络化的企业。

  网络化的市场首先是指用户网络化。历史上有关企业的认识是,在企业和它的每一位顾客之间,存在着某种契约,这种契约可能是直接表达的也可能是隐含的。这就是为什么顾客受到劣质产品侵害的时候,可以向企业提起诉讼。但企业所不习惯的是,用户与用户之间也有协议,这事关他们一起行动之时互相对待或彼此交易的方式。这样的协议在社会情境中是非常重要的,某些情况下比企业与顾客间的协议还要重要。

  张瑞敏提出未来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分散化加合作化,此种形态宣告了我们熟知的管理理论寿终正寝。传统经济管理理论的基础是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在分工理论指导下发展出科学管理和科层制。直到今天,企业还是靠这两条:生产是流水线,组织是金字塔。但这些已完全不适用于互联网时代。因为在企业的外部,用户变得极度网络化,并具有联合行动能力;相应地,在企业的内部,员工必须主导企业,才能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碎片化和个性化趋势。

  网络化的企业,张瑞敏用了三个“无”来概括其特征:企业无边界,海尔一定要变成以自主经营体为基本细胞的一个并联生态圈,拥有按单聚散的平台型团队。管理无领导,海尔在探索自治的小微公司,每一个员工都可能成为小微公司,而用户才是真正的领导。供应链无尺度,这一个由关键性节点组成的复杂网络,每一个节点都具有自主性和活力,可以为小众和大众同时提供服务。

  张瑞敏坦言,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才是最高境界,而海尔目前还在向“大规模定制”的方向探索。但是,他的忧虑感也很明显。张瑞敏自己的企业生死观非常独特,他把企业的下场分为自杀与他杀两种结局:“每个企业都面临着这个抉择,是自杀重生,还是被杀出局?百年老店其实就是在自杀重生和被杀出局中做一个抉择。要么提前把自己自杀了,涅槃重生;要么自杀还不自觉,然后被淘汰出局。想要定一个百年战略然后就这么走下去是不可能的。所谓百年老店,就是不断涅槃的结果。”

  传统上,企业领导人常常被比作船长,手持望远镜洞察未来,建立长期的愿景,并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然而,今天的常态更像是,领导人要带领众人在难以穿透的重重迷雾中航行,这迷雾笼罩着整个未来。

  穿透迷雾,企业需要建立三种敏捷度:战略性的敏捷度,意味着发现并抓住改变游戏的机会;组合性的敏捷度,能够把现金、人才和管理重点迅速有效地从前景不佳的商业领域中转移到更有吸引力的商业领域中;运营性的敏捷度,在集中的商业模式中挖掘机会。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只依赖于一种敏捷度是危险的。

  对于观海者张瑞敏而言,他自己的一句话,道尽网络时代企业实践的精髓:最大的乐趣在探索之中。

  (本文系《张瑞敏思考实录》一书序,胡泳、郝亚洲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有删节)

进入家用电子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视频
  • 消费电子应用及设计研讨会

  • STB(机顶盒)和 OTT (流媒体播放器)应用技术详解

  • TI 针对语音识别应用的嵌入式处理器解决方案

  • TI 手持吸尘器系统方案与设计

  • 人脸识别市场的最新应用

  • Fairchild USB Type-C 技术及产品演示

精选电路图
  • 家用电源无载自动断电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 PIC单片机控制的遥控防盗报警器电路

  • 短波AM发射器电路设计图

  • 使用ESP8266从NTP服务器获取时间并在OLED显示器上显示

  • 如何构建一个触摸传感器电路

  • 基于TDA2003的简单低功耗汽车立体声放大器电路

    相关电子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