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工程师的μModule使用手记
2007-11-20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这绝对是款傻瓜型芯片。”一位资深的电源工程师朋友在用过μModule后这样对我说。
最近在一款结构非常紧凑的、性能非常高端的医疗电子产品B超中,他们用到了一款μModule芯片。用了LTM4600后的板子立刻变得非常简洁,调试基本不费功夫,输出不管是调整率、动态负载特性、纹波噪声,都具有不错的表现,散热性能也相当好。
他表示,在以前的产品中,一般会用分立器件来实现BUCK电路,这样,除了控制芯片之外,还需要选择输入输出电容、二极管、开关管、电感和其它采样、补偿器件,工作量比较大,对整体的可靠性也有一定限制。尤其是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的电感,大部分还需要自己设计,选择合适的磁芯和绕线。除此之外,PCB layout也是比较麻烦的地方,如果器件布局和走线不合适,还会造成环路不稳定问题或者EMC问题。
目前有很多公司推出了集成开关管和二极管的控制芯片,极大的减小了设计的工作量,但是电感的集成还是跨时代的,他补充道。
与分立器件比起来,μModule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大电流输出上,尤其是能直接并联使用以获取更大的电流,在并联后,还可以自动实现均流。虽然在小电流上,分立器件在成本上有优势,并且也可以实现小面积布板。“不过,分立器件因为器件比较太多,经验不足的新人布局有时候很乱,使得性能下降。”他说。
“但是,唯一遗憾的是,μModule太贵了!”他抱怨道,“如果用分立器件实现μModule功能,那么成本要低的多。如果我用分立器件实现,一块板子PCB+所有器件的成本绝对不超过30人民币。而μModule基本都是10美金以上的价格。”他表示。
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凌力尔特公司的电源产品部产品市场经理Tony Armstrong,抛出了心中的疑问:“这么贵的产品会用在哪些终端应用中?”吃惊的是,他对此并不介意,而是从整体的角度向我“计算”了一下成本。
拿最近推出的降压-升压型产品系列的首款器件LTM4605来说,该器件在4.5VIN至20VIN 范围内工作,调节0.8V至16V的输出电压,提供高达150W的输出功率,在15mm×15mm×2.8mm焊盘网格阵列(LGA)塑料模制封装中集成了同步降压-升压型DC/DC控制器、4 个N沟道MOSFET、输入和输出旁路电容器以及补偿电路。
虽然LTM4605的官方报价为:1,000片批量购买时每片18.85美元。但该器件只需要一个电感器、反馈和检测电阻以及大容量电容器就可实现非常扁平、紧凑和高效率的设计。如下图所示:
对于网络、工业和汽车系统以及由电池供电的大功率设备等应用来说,LTM4605可轻松实现紧凑的稳压器解决方案。
再来看传统的实现方式:
整个方案的实现看起来要复杂的多,如果考虑日益飞涨的原材料价格(PCB的价格也在一路上涨)、多个分立器件的采购周期、产品设计周期等,甚至,为了设计出更稳定的产品,公司还需要增加更多的人力成本,总成本也并非一些元器件之和那么简单。
印象中μModule一般都是用在高端产品中,但是Armstrong却不这么认为,他指出,事实上,μModule已经被一些中端产品采用,而未来,随着客户对更快上市速度、更可靠的产品性能的追求,其应用也必然会更广。
下一篇:IGBT模块的一种驱动设计
- MathWorks 和 NXP 合作推出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 Model-Based Design Toolbox
- 意法半导体先进的电隔离栅极驱动器 STGAP3S为 IGBT 和 SiC MOSFET 提供灵活的保护功能
- 全新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问世:正负极距离小于0.000001米
- 东芝推出具有低导通电阻和高可靠性的适用于车载牵引逆变器的最新款1200 V SiC MOSFET
- 【“源”察秋毫系列】 下一代半导体氧化镓器件光电探测器应用与测试
- 采用自主设计封装,绝缘电阻显著提高!ROHM开发出更高电压xEV系统的SiC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 艾迈斯欧司朗发布OSCONIQ® C 3030 LED:打造未来户外及体育场照明新标杆
- 氮化镓取代碳化硅?PI颠覆式1700V InnoMux2先来打个样
- 从隔离到三代半:一文看懂纳芯微的栅极驱动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