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便携式设备设计高效的DC/DC转换器
2013-01-25 来源:电子发烧友
高效DC/DC转换器是所有便携式设计的基础。许多便携式电子应用被设计成采用单节AA或AAA电池工作,这给电源设计工程师提出了挑战。从850mV~1.5V的输入电压产生一个恒定的3.3V系统输出,要求同步升压DC/DC转换器能够在固定开关频率下工作,同时附带片上补偿电路,并且需要微型低高度电感和陶瓷电容,最好采用微型IC封装以减少它在设备设计中的总占位面积。
一个由薄型SOT IC封装和少量外部元器件组成的经过验证的电路设计,实现了一个仅占7×9mm2板面积的效率为90%的单电池到3.3V/150mA转换器。当在单电池输入(1.5V)下工作时,25mA~80mA之间的负载电流可能实现90%以上的效率。一个外部低电流肖特基二极管(虽然并不是必需的)将在较高输出电流下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这个电路设计集成了带额定电阻值为0.35Ω(N)且典型电阻值为0.45Ω(P)的低栅电极电压内部开关的高效DC/DC转换器。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开关电流限制一般为850mA,从而在新的碱性AA单节电池输入和两节电池输入时可分别实现0.66W和2.5W的输出功率。
电流模式控制提供出色的输入线路和输出负载瞬态响应。斜坡补偿(这是当占空比超过50%时用来防止分频谐波不稳定性所必需的)可以整合到转换器中,与电路一起保持恒流限制阈值,而不管输入电压是多少。
主要特性
先进电源管理IC设计的两个特性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内部反馈机制的集成和可在工作期间节省能量的节电模式的加入。增加的内部反馈回路补偿不再需要外部元器件了,从而降低了总成本,简化了设计过程。通过仅在需要时激活电源转换器以将输出电压调制保持在1%以内,节电工作模式提高了轻负载(ILOAD 《 3mA,典型值)时的转换器效率。一旦输出电压在进行调制,转换器会切换至睡眠状态,从而减少栅电荷损失和静态电流。不带节电模式的类似IC将被强制在整个工作范围内保持恒定的PWM,从而增加了静态电流。虽然在一些频率敏感的应用中恒频PWM可能会受欢迎,但它会降低总系统效率。
关断电流低于1mA,并且这个引脚上的磁滞允许对VIN进行简单的阻性上拉从而连续工作。还要注意,在关断过程中,VOUT保持低于VIN的未经过调制的600mV。当存储器或实时时钟必须在断电期间保持激活时,这个特性特别有用。可以通过更改分压器的电阻值轻松设定输出电压。
为了从电池电源获得最高功效,DC/DC转换器必须能够在1V以下的输入电压下工作,并提供范围在2.5V~5V之间的可调整输出电压。理想情况下,这种器件还将能够在低至0.65V的输入电压下继续工作,唯一的局限性在于输入电源提供足够功率的能力。
这个特性将消除对大的输入旁路电容的需要,从而节省了板空间、降低了成本。在低至0.65V的输入电压下工作的能力,是从电量接近耗尽的电池中获得更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特性。
以两个由单节电池供电的便携式设备为例,其电池使用寿命的比较表明,在理想测试条件下,电源管理IC在低压模式下工作的能力使其可比传统DC/DC转换器多提供六个多小时的电池使用寿命。工作寿命延长40%为终端产品提供了明显的优势。比较情况如图所示。
EMI抑制方法
当升压转换器在非连续模式下工作时(即功率传动周期开始之前,电感电流降至零时),可能存在EMI问题。为了帮助降低电势参考点,在电感电流为零且器件处于关断状态时,可将一个100Ω的内部阻尼电路跨接在电感上。
EMI和总性能质量也会受PCB布局的影响。高速工作的低压输入器件需要格外注意线路板布局,特别是处于涉及N沟道和P沟道开关切换的工作周期期间的高电流通路。SW引脚、VIN引脚CIN、COUT和地之间的电流通路应短而宽,以形成最低的固有电阻损耗和最低的漏电感。
图题:能在低压模式下工作的电源管理IC(紫色)可比传统DC/DC转换器(红色)多提供6个多小时的电池使用寿命。
- 锂电池线性充电管理芯片YS4056可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
- 适用于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的高性价比、超小封装ESD静电保护方案应用
- 国芯思辰|锂电池线性充电管理芯片优晶YS4056可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
- 生物阻抗谱技术的进步如何推动便携式设备创新
- 贸泽电子开售支持智能家居和便携式消费设备的 Qorvo QM45639 Wi-Fi 7前端模块
- DTSec 对便携式医疗设备和糖尿病管理意味着什么
- 能量监测在直流系统中的作用
- 迄今最高存储密度器件面世,有望在便携式设备内实现强大的人工智能
- Vishay推出新款IHHP功率电感器,用于IoT设备和便携式电子产品
- USB-C:便携式智能设备电力标准的演变
- 从隔离到三代半:一文看懂纳芯微的栅极驱动IC
- 华为固态电池新突破:硫化物电解质专利发布,破解液态电池衰减难题
- 48V 技术的魅力:系统级应用中的重要性、优势与关键要素
- 如何选择电压基准源
- MathWorks 和 NXP 合作推出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 Model-Based Design Toolbox
- 氮化镓取代碳化硅?PI颠覆式1700V InnoMux2先来打个样
-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取得重要突破
- 南芯科技推出面向储能市场的80V高效同步双向升降压充电芯片
- 强茂SGT MOSFET第一代系列:创新槽沟技术 车规级60 V N通道 突破车用电子的高效表现
- 面向车载应用的 DC/DC 电源
- 非常见问题解答第223期:如何在没有软启动方程的情况下测量和确定软启动时序?
- Vicor高性能电源模块助力低空航空电子设备和 EVTOL的发展
- Bourns 推出两款厚膜电阻系列,具备高功率耗散能力, 采用紧凑型 TO-220 和 DPAK 封装设计
- Bourns 全新高脉冲制动电阻系列问世,展现卓越能量消散能力
- Nexperia推出新款120 V/4 A半桥栅极驱动器,进一步提高工业和汽车应用的鲁棒性和效率
- 英飞凌推出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新一代氮化镓功率分立器件
- Vishay 新款150 V MOSFET具备业界领先的功率损耗性能
- 强茂SGT MOSFET第一代系列:创新槽沟技术 车规级60 V N通道 突破车用电子的高效表现
- 面向车载应用的 DC/DC 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