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创企千千万,其实都属于这两大阵营
2018-05-31 来源:eefocus
据报道,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坐在车里的孩子可能会问父母:很久以前的汽车是什么样的?他们讨论的就是当前场景,大多数人依然在用方向盘和踏板来控制汽车。
当然,距离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已经有许多公司在努力建设这样的未来。
然而,改变交通面貌是非常昂贵的业务,通常需要企业或大量风险投资支持来帮助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那么,现在到底有多少独立的、资金充足的无人驾驶汽车公司?简而言之,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多。
通过浏览企业数据库公司Crunchbase的“自动汽车”类别中的独立公司,这些公司都已经筹集了5000万美元或更多风险资金。
经过筛选,我们发现这些公司大多可归为两大阵营:1)致力于传感器技术研发的公司,传感器是任何无人驾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全栈(Full-stack)硬件和软件公司,它们将包括传感器、机器学习软件模型以及控制力学等集成到无人驾驶系统中。
全栈无人驾驶汽车公司
让我们先从全栈无人驾驶汽车公司开始。下表显示了目前在市场上运营的独立全栈无人驾驶汽车公司,以及它们关注的重点领域、总部所在地、风险融资总额等。
请注意,上面列出的公司重点领域也有差异。总的来说,有些公司专注于建立更通用的技术平台,也许目的是为了将来向其他汽车制造商出售或授权,而其他公司则不仅想要拥有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还希望能将其部署在按需出租车和其他运输服务车队中。
制造无人车的眼睛和耳朵
在传感器方面,也有一种趋势,这个领域的公司显然更集中于某个焦点领域,你可以从下面的表格中看出差异:
在传感领域,许多资金充足的初创公司正在开发激光雷达(LiDAR)技术,这些技术基本上就是在为无人驾驶汽车系统打造“深度感知眼睛”。例如,CYNGN集成了许多不同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到硬件阵列和软件工具中,这是手机操作系统开发商的一个重要枢纽,以前被称为Cyanogen。
这些传感器公司还在致力于解决其他问题,包括Nauto的智能摄像头,它收集位置数据、检测分心驾驶或Autotalks的Dsrc技术,后者用于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
与前面提到的全栈供应商不同的是,许多传感器公司已经在与汽车行业建立起供应关系。
举例来说,Quanergy Systems公司吸引了零部件巨头Delphi、豪华汽车制造商捷豹(Jaguar)、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以及现代(Hyundai)、雷诺-尼桑(Renault-Nissan)等汽车制造商作为合作伙伴和投资者。Innoviz则向宝马公司提供固态激光雷达技术。
尽管雷达(甚至是激光雷达)现在正变得过时,但传感器仍在不断创新。为无人驾驶车辆开发固态深度传感解决方案的以色列Oryx Vision公司的技术显示,其“相干光雷达系统”有点儿像雷达和激光雷达技术的混合体。
这种技术使用激光(红外线)照亮前方的道路,但像雷达那样反映信号波,而不是粒子。此外,它比传统雷达或激光雷达技术提供更高分辨率的传感效果。
创企能否与大型企业竞争?
有很多无人驾驶汽车项目都有雄厚的企业资金支持。比如Alphabet旗下子公司Waymo, 它可以从谷歌的巨额搜索利润中获取补贴。Uber也有无人驾驶汽车计划,尽管它遭遇到一系列的法律和安全问题,包括在今年早些时候卷入撞死行人事件中。
特斯拉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发其汽车辅助技术,但它也遇到了诸多障碍,特别是其自动驾驶仪(Autopilot)。特斯拉还在面对其他一系列安全问题。尽管苹果无人驾驶汽车计划的宣传力度不如其他汽车公司,但它仍继续在后台运行。
百度和滴滴出行等中国企业也在硅谷推出了首个“堆栈”研发设施。
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加入了竞争行列。回到2016年,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公司斥资10亿美元收购Cruise Automation,以加强其无人驾驶技术实力。而福特也不甘落后,以10亿美元收购了Argo AI公司的多数股权。
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即便是那些资金充足的初创公司,是否有可能从老牌企业手中夺取市场主导地位,或者至少是加入他们的行列?也许有这种可能。
如此多的投资现金流向这些公司的原因是,无人驾驶技术带来的市场机会非常庞大。这不仅仅是汽车市场本身的问题,仅在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就将超过8000万辆。
但是当电脑接管方向盘后,我们将如何打发乘车时间?这也是个巨大的蛋糕,难怪这么多的公司和他们的支持者都想要分得一小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