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汽车行业该如何重振?
2020-04-07 来源:eefocus
政策对汽车行业频频示好。
经济重启亟待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来拉动,当前楼市“纾困不刺激”的政策取向以及多地临时性支持政策“一日游”的现象,传达出此次中国经济提振不会再依赖房地产。
当打之年,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版块,汽车产业被推到经济重启的“C 位”。
中国车市还有多少空间?
在此之前,汽车行业已连续两年销量下滑。
2018 年,全国汽车销量 2808.1 万辆,同比 2017 年下降 2.76%,是自 1990 年以来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2019 年,全国汽车销量 2576.9 万辆,同比 2018 年下降 8.2%,连续两周经历“车市寒冬”。
受宏观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消费信心不足、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汽车销量连续两年倾颓,汽车市场可上升空间存争议。
中国车市上升空间到底还有多少?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 2019 年全球 20 个主要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显示,中国每千人拥车量为 173 辆,位列榜单第 17 名,位列第一的美国每千人拥有量为 837。千人汽车拥有量和各国家的城镇化率有关,以 2016 年末各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来看,德国 75.5%,法国 79.8%,美国 81.8%,加拿大 82%,英国 82.8%,日本 93.9%,当时中国的城镇化率为 57.35%。2019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 60.6%,但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相关专家表示,如果以每年 1%的增速来看,中国至少还有 20 年的城镇化发展时间。城市规模扩大,出行需求就会被催生,车市消费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天花板又在哪?
从人口、土地、道路、能源、购买力等各要素综合考虑,中国与美国的国土面积虽然相差不多,但可用地少,并且中国人口是美国的近 4 倍。如果按照美国的标准,中国汽车保有量要达到近 12 亿辆,这是中国的土地资源、道路资源和能源等难以承受的。根据中汽中心资源数据中心的研究,中国汽车保有量不可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千人保有量最高峰值约 280 辆。
此前,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率领的团队通过模型测算,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天花板的时间点,大约在 2025 年或 2030 年,届时如果中国人口保持在 14 亿左右,全国汽车保有量可以达到 3.9 亿辆。
有分析表示,综合考虑每年新增需求以及每年两千多万辆的二手车交易、600 多万辆的报废汽车,国内汽车市场有望保持每年 2500 万至 3000 万辆的规模,因此汽车刚需将长期存在。
在疫情爆发前,中汽协预测,2020 年车市下滑幅度将收窄至 2%,2021 年负增长或基本持平,2022 年左右将恢复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第六届年度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也表示对汽车未来发展看好,2019 年 11 月起汽车产量同比实现正增长,2020、2021 两年将是车市筑底企稳时期。
疫情“黑天鹅”突发,期间汽车销量几乎可以忽略。数据显示,2020 年 2 月,我国汽车销量数据跌回十几年前——大致与 2005 年水平相当。但受此次疫情的影响,也让公众认识到在特殊时期私家车比公共交通系统更为安全稳定,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刚需群体的购买欲。
不过,受宏观经济筑底、消费者短期收入预期信心不足等影响,预计在疫情平稳后,购车需求仍会有所后延,或在第二、三季度得到补偿性恢复。
短期来看,政策示好引导,是能让汽车提振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药引子”。
政策引导,汽车产业复苏“药引子”
刺激大宗物品的消费,为什么短期要以政府为主导?
疫情不会减退真实购车者的需求,而政府对于汽车消费相关政策的松紧,将直接影响汽车的销量,是汽车产业探底回升的最快见效的途径。
对于中心市场有政策限制的城市,调整政策开放程度,能在短期获得巨大效果,释放刚性需求;而对于首次刚需购车者集中的区域市场,则可以依赖补贴政策、税费减免等等,降低购车门槛。
早在 2 月 20 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就曾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的重要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分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2 月 24 日,工信部印发《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指出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3 月 13 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 23 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强大国内市场的一系列意见。其中,在“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一项中,提出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在国家各部委的指导下,从 2 月份开始,佛山、广州、深圳、珠海、湘潭、长沙、杭州等各地方相继出台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包括加速老旧汽车淘汰、增加购车指标、汽车消费补贴等。其中,佛山市在 2 月 17 日就发布了《佛山市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成为疫情开始后首个出台刺激汽车消费补贴政策的城市。
3 月 31 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部署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促进汽车消费。包括超 3 万亿金融大招,以及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 2 年等。
整个汽车产业链条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政府出手救市保住基本面,也有利于稳定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信心。
疫情倒逼,车企主战场转线上
政策开路,稳定市场信心,接下来的促成订单就要看车企自己了。
疫情下,汽车的“蛋糕”缩小,市场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更加考验车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连接的策略。此外,疫情导致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被禁锢,也推动车企思考线上营销的价值,调整营销支出,增加线上玩法的投入,比如以直播和线上展厅为主的“云卖车”等数字化营销手段,基于 AI 和大数据技术的智能销售线索评估模型可以帮助车企有效提升销售线索转化。
据媒体统计,这次疫情中,有八成以上的车企将销售模式转到了线上,以官方商城或天猫及京东旗舰店等开辟的“线上展厅”为主,部分创新者在线上展厅中加入了 VR 看车以及各类优惠购车活动。比如,3 月 21 日,李佳琦为凯迪拉克直播带货卖车,整个过程介绍的是租车计划,并主要强调凯迪拉克 CT4 还有 16 天上市。但此次直播并没有对成交量进行公布,这也让“云卖车”的真实转化率备受质疑。
国内 CDP 解决方案提供商创略科技 CMO 翟君怡认为,此前汽车的交易场景主要是线下,线上是引流的入口,由于疫情的倒逼,一些未来的常态场景可能会提早实现。
作为一种新的汽车营销方式,线上销售的高传播性、高互动性等优势已显现出来,车企可以通过这种数字化营销手段实现超低成本的品牌覆盖,进而触达更多人群,获取精准消费线索,为车企后续的销售业绩反弹带来更多机会。
产业链复苏,智能汽车担重任
除了在销售端转战线上,智能汽车业也成为车企产业链复苏的又一切口。
“政策向好汽车消费市场,会助推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如果资金更充裕,可能性也会更多。对于自动驾驶企业寻找合作伙伴、探索商业化路径总体是利好。”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从汽车供应链企业的角度分析。不久前,小马智行刚获得了全球第一大车企丰田领投的 4.62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32.42 亿元)B 轮融资,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高一笔融资。
此外,在很多造车新势力看来,智能时代的汽车不仅仅是出行工具,更是连接人和生活的大型移动智能终端,意味着更多的场景和更开放的合作生态,辐射到更多的产业。
可以说,智能汽车承担着带动整个产业链复苏并追赶全年计划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