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智能现“五国杀”?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每日30+资讯等你来!)
在消费电子市场低迷的当下,被畅想多年的全屋智能今年成了各家争抢的新战场。
陈先生在石家庄一个建材城开了一家智能家居体验店,他感到今年三四月以来,“全屋智能”在升温,企业之间的商战“更热闹了”。
比如,3月华为推出了一套新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比去年推出的方案价格低了一半。去年华为刚进入市场时,推出的方案起步价要10万,针对的是别墅和大平层的高端住户。华为还通知它的合作伙伴,下半年会推出更亲民的方案,价格只有一两万元,这个价位一下子就打入了小米的腹地。
华为很擅长高举高打,它还在全国建起了全屋智能授权体验店。余承东称今年要建成500家,销量目标是5年500万套。
最早做全屋智能体验店的,是小米生态链企业Aqara绿米。到去年底,绿米体验店已经开到了600多家,这些店面据说也是从业者和消费者最初体验全屋智能的地方。去年底,绿米完成了10亿元的C轮融资,号称是当年业内最大的一笔融资之一。
为了树立行业领导者形象,也在今年3月,绿米联合艾瑞咨询发布了全屋智能行业白皮书。
夹在华为和绿米的发布之间,小米生态链的另一家企业云米科技发布了全屋智能方案。数智前线发现,这些套系从2.99万元到7.99万元不等,都由云米自己的产品组合而成。
紧随华为和小米系,互联网企业也有新动作。去年3月,百度控股的小度官宣了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仅仅几个月之后,小度完成了B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30亿元。
虽然小度一直称智能音箱是全屋智能的中枢,但它也一直在补“硬件品类不足”的短板。比如,小度去年推出了电视。今年4月,小度又开售了智能门锁。而华为也紧随其后发售自己的智能门锁。
作为离赛道最近的家电企业,自然也不会缺席全屋智能这个“风口”。数智前线获悉,海信今年也将开设30个品质之家、100个智慧生活馆。4月19日,海信还发布了与歌手毛不易合作的智慧生活品牌片,让普通消费者对全屋智能有更直观的感知。
什么是全屋智能?实际上,直到今天,市场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有一定共识。
有技术化的解释,说它是通过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音视频技术,将家居设施组装起来,实现一个智能化的家。
华为终端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强调,全屋智能不同于一屋子智能单品,它的设计要达到整体感。而且,这个家还要能不断生长,不能做成“诞生之日就是死亡之日”的不能升级的智能。
Aqara绿米和艾瑞发布的白皮书中则称,全屋智能的核心在于智控系统的“无命令式主动服务”。
海信智慧生活公司助理副总裁吴超告诉数智前线,全屋智能的概念经历了几个演进阶段:先是单品的智能化,然后是一个场景中几个设备的协同,最后才是全屋智能。全屋智能不是围绕单一设备、单一场景,而是在整个生活场景中,围绕用户提供主动服务。“更多体现从单品和功能,到主动服务这样一个演进过程。”
不过,即便业界有共识,企业也很活跃,但人们发现,目前全屋智能在消费市场的反响却比较平淡。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我想不出来给油烟机联网有什么用。”一位消费者对数智前线说,“全屋智能的核心问题是需求不够刚性,甚至在有些方面是伪需求。比如,我走几步就能拉窗帘,没必要装智能窗帘,而且听说还容易坏。”
另一个原因是贵。此前有报道称,有消费者购买改造全屋智能的全套硬件,一共要花69万。“我去一家店体验,发现高端智能开关一个就要八九百元。”上述消费者说。
还有全屋智能的系统级安全问题。“别的不说,家里的大门都上网了,万一被黑了,黑客不就可以进来偷东西了吗?”一位程序员对数智前线说。
对于用户来说,另一个问题是怕被“绑架”。全屋智能的体验,需要系统性的联动、跨品牌的互动。但目前巨头们基本各自占山为王,各家有各家的地盘,系统仍是割裂的。
“全屋智能描述的主动服务和千人千面的智能场景,消费者的感知并不深。”一位从业者说,“市场还需要教育。”
不过业界也达成共识,全屋智能的大方向是靠谱的。
“大家对智能化的接受度确实高了,特别是疫情之后,人们居家的时间变长,对家的舒适度有了更高要求。”在建材城开体验店的陈先生观察到,3月主动预约来店里体验的消费者已经占到他接待能力的80%,而体验后下订单的客户在10%~15%左右。
云米创始人陈小平则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他认为被新能源车教育的消费者,对全屋智能的理解也会大幅提高。“预计接下来1-2年间,全屋智能市场的占比大概会达到15%左右。不一定是全屋智能,智能家居或者智能单品也算。”
“我们过去10年在做手机,手机全球一年的产值是3700亿美元,现在大家都说百年汽车工业到了变革点,车一年的产值两万亿。房地产有多大?没有准确数据。但是这么大一批资产,怎么盘活成更有趣味的空间?” 华为邵洋描绘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除了地产,还有酒店,还有学校......对智能化的需求都非常强。这需要我们一起来努力。”
根据国际咨询机构IDC的数据预计,未来5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以21.4%,2025年市场出货量将接近5.4亿台。其中,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在消费市场的推广,将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粗略看来,国内全屋智能行业的玩家已形成五大流派,包括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以小米为代表的AIoT企业;以美的、海信为代表的家电企业;以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以Aqara绿米为代表的创业公司。
仔细观察,华为介入全屋智能的核心有两个:一是用它擅长的ICT技术,解决家庭智能化的网络、计算和本地化存储的“底座”问题;另一是通过鸿蒙连接生态,解决智能化升级。另外,华为的终端产品,都能在全屋智能中找到市场。
华为的优势是技术较全面,市场影响力强,但加入它的生态有较多条件限制,开放性仍显不足。
智能硬件起家的小米,以产品+App做全屋智能,思路是互联和控制。在小米1+N+X战略中,手机是1。最近几年,小米把小爱同学搭载到更多生态链产品上,小爱同学也成为家庭里除屏幕外的第二个重要入口。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相对来讲,小米生态圈更闭环一些,它的全屋智能基本都出自生态链公司。而它在家电如白电和黑电技术上的积累也需要时间。
以海信为代表的家电企业,并非新入局者。他们的优势在于有庞大的用户基数,这也是家庭智能升级的主力军。而这类企业最懂家电,比如黑电底层的显示技术,白电底层的压缩机和变频技术。这些技术相当于全屋智能最前面的“1”,而智能化和主动服务化等是后面那些“0”。
与小米这类AIoT企业相比,海信在小家电产品的丰富度不足,智能化起步早,但标签不突出,粉丝和用户运营能力有待提升。
以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起初是纯互联网平台的玩法,除了智能音箱没有太多自己的硬件。他们看重智能音箱承载的交互入口,想借助平台的力量将其赋能给其他企业,进而建立一种生态。而当生态上的用户发展起来后,又可能成为互联网企业诸多服务的使用者。
但在摸索几年之后,这一战略推进得并不顺利。如今百度控股的小度,在积极摸索更多硬件品类,阿里则在这一轮全屋智能中尚无新动作。
Aqara绿米这类创业公司因没有历史包袱,成为最早做“去入口化”方案的厂商。它通过网关、控制器、传感器等品类进入市场,再由生态覆盖更多品类,兼顾to B和to C端。它的不足也很明显,产品技术还需积累,市场从零开始,市占率不高,目前又开始受到大厂夹击。
总体而言,全屋智能这个方向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参与,每个厂商根据自身优势,发力点不同。有做底座的,有做App的,有做系统的,有做平台运营的,有做生态的。一些企业采用了几种打法的组合,每个从业者都在做探索。
“虽然全屋智能的概念很火,但实际上现在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家电智能化往什么地方走?没有哪个企业已经看清楚了。” 海信家电集团副总裁夏章抓说。
不过夏章抓认为,行业内全屋智能有两个方向是明确的:一是由被动智能向主动智能跃升,另一个就是开放。
大家都在这些方向上摸索、试错、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迭代。行业认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到10年。
在目前的全屋智能战场上,新入局者虽然动作和营销很多,但家电企业这支力量也不容忽视,毕竟家电行业都对这场战事都极为重视,这是难得的行业转型窗口期。
比如,家电智能化目前在海信可以说是一把手工程,是海信集团董事长林澜“今年亲自盯的几件事”之一。此前,智能化工作汇报每两周就要上一次集团办公会,多位海信集团高管围绕这项工作有着不同的分工。
但海信的定位还是比较特别。正如夏章抓所说,海信的视野并不局限在“全屋智能”,这源自海信业务布局的多元化。
除了消费者熟悉的家电产品,海信还从事智慧城市业务。截至2021年底,海信在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板块之一智能交通上,解决方案已用于全国169个城市,连续10年市占率第一。
海信还在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数字化中有自有产品和方案布局。比如,海信的计算机辅助系统、超声系统在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使用;海信智慧黑板累计落地上万间教室。
海信旗下还有地产企业,对社区、物业、家居有更深理解。
由于业务板块布局全面,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在发布智慧新生活战略时表示,未来智慧生活必然是多元、全域且全面的,绝不只是围绕着客厅卧室厨房等几个场景“做道场”,也不只是智能家电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而必须是完全打通家庭、社区和城市的全场景、全业态、全智能的新生活方案。
海信将上述战略提炼为一屏、三域、全业态。
吴超告诉数智前线,这并不是噱头营销,海信已有落地场景。他举例说,住户一进社区的门,家里就知道主人要回来了,相关设备就启动工作了。这依赖于社区方案和家庭方案的联动。再如,因为疫情,老师的远程家访,这依赖于家校方案的互动。
数智前线获悉,在青岛的一些小区,海信正在进行试点。
伴随家庭、社区和城市场景、业态的打通,智慧生活的空间就会从家中延伸到社区、学校、医院等。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除了“不止于家庭”的战略外,海信在智能化转型的具体产品技术上,起步也很早。比如,海信做电视互联网运营的技术储备从 2008年开始。
针对智能语音的处理,海信在 2013 年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实验室联合开发了中文的 NLP(自然语言处理)引擎。这一引擎已经搭载在所有使用 NLP 技术的海信智能电视上。2017年,语音和图像交互开始在海信电视上广泛使用。
在此期间,海信也进行了自有云平台、自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并在迭代应用中积累了运营经验。
去年,海信将经历了整个黑电智能化的夏章抓调任到海信家电集团,开启了白电智能化的系统工程。
具体到今年消费者市场的全屋智能落地上,2022年海信将落地30家品质之家、100家智慧生活馆,为给消费者进行直观展示。
2022年,海信将高端智能产品璀璨套系产品家族阵容,扩展到中央空调、厨电、烘干机等更多家电品类超过30个产品,三四月已经有一批新品集中上市,满足智慧家庭生活场景的需求,也能实现智能联动方面的一体化。
数智前线获悉,海信智慧生活公司研发团队,也在整合集团全部资源,对智慧家庭的顶层设计做了重构,重新搭建了海信智慧家庭应用服务平台:Hisense Ailife。
Hisense Ailife在硬件端统一家电的软硬件平台;在数据端,建立家庭、社区、城市的大数据标准,可处理不同设备的数据,让设备之间能互相认知、协同并做出决策。同时,统一海信集团的云平台架构,打造协同高效的海信云脑。而只有这样,才能提供一个主动服务的体系。
吴超举例,海信与生态伙伴合作,通过生物传感器,去监测用户睡眠的状态,再根据用户的状态,去自动化调整空调的温湿度,生成一个适合用户的睡眠曲线,让用户睡得更安心。“这就是一个主动服务。”
前两年,面对智能化浪潮,一些家电产品为了智能而智能,也遭遇了消费者“伪需求”的质疑,而现在,家电企业显然理性了很多。
“我们内部对伪需求是非常重视的,内部也争论把空调、烟机屏、冰箱加上WiFi,能给用户带来哪些真正的价值?”吴超说。他以最近做烟机的产品规划为例,海信升级了烟机菜谱功能,不再是过去的简单展示,而是能够通过语音播报和图文形式,一步一步教用户跟着做。这样的菜谱功能实用性会增强。
4月19日,海信发布了一则智慧生活品牌故事片,重新演绎了毛不易《平凡的一天》,在海信智慧生活的场景下,独自打拼的女孩获得了独属于家的温情,全职妈妈和闺蜜云相聚,卡车夫妻和女儿通过家庭第二屏分享涂鸦。这是科技温情的一面,也诠释了海信的理念:智慧生活的本质是“人”,要用有爱的智慧科技温暖每位用户的平凡生活。
“能够真正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是我们做家电智能化的核心动力和魅力所在。”吴超说。
本文转载自数智前线,作者赵艳秋,编辑石兆。
点“在看”为物联网产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