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头条

国产IP企业突围,谁能成为中国的Arm?

2021-08-28
    阅读数:


半导体IP(Intellectual Property)指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经过验证的、可重复使用且具备特定功能的集成电路模块,通常由第三方开发。IP企业位于集成电路产业上游,主要客户为半导体设计公司。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8848亿元,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3778.4亿元,占比高达42.87%。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蓬勃发展,相应而来的是对IP的大量需求,尤其是自主可控、掌握知识产权的优质国产IP


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普遍注重应用层面SoC的开发,在底层技术上投入有限。虽然得益于国内市场的迅速膨胀而积累了大量的发展资金,但在核心技术链、关键供应链上仍然存在不少断点,忽视底层技术特别是以IP为代表的关键核心环节,将有可能成为产业发展的致命罩门。Arm公司对华为的技术断供有可能对海思麒麟芯片未来的技术和服务升级形成巨大障碍,就是一次对产业敲响的警钟。面对外部环境不断加强的限制和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国内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国产IP企业,掀起了一股国产替代化风潮。


今年,由芯师爷举办的硬核中国芯评选活动中,出现了一批亮眼且优质的国产IP企业,芯师爷特地邀请锐成芯微、动科技、芯来科技、华夏芯、旋极星源、英锐芯的6位高管围绕生态建设、国产IP赛道以及Arm收购案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


视频:国产IP企业 做本土生态引领者

来源:芯师爷



01

“只有客户成功了、生态建设好了,我们才能成功”


IP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工艺研发或并购带来的IP池丰富度,另外一个是IP厂商与客户所建立的上下游生态体系。近年来,国内芯片IP企业逐渐发展起来,IP产品种类也不断拓展,接受芯师爷采访的IP企业高管们都表示,客户服务走向个性化、定制化是主要趋势,IP厂商与产业链伙伴都有意识地打造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以谋构建良好生态、促进共同发展。


国产IP企业如何与客户一起打造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以构建生态?几位IP企业管理者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见解。


尚立峰

锐成芯微市场总监



Actt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已逐步发展和构建完成以超低功耗模拟IP、高可靠性存储IP、高性能射频IP及高速接口IP为主的四大IP产品线;国内外申请专利超200件,先后与全球20多家晶圆厂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产品覆盖从14nm到0.18um的几十个工艺制程;累计开发IP 500多项,服务全球数百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5G、物联网、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智慧电源、可穿戴、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公司积极参与和促进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立足产业链上游,通过自主可控、业界领先的超低功耗技术、高可靠性嵌入式存储技术、高性能无线射频通信技术和高速接口技术,推出一系列平台化IP解决方案,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带动产业全面布局与健康发展。


敖刚
芯动科技副总裁

近几年国内芯片IP企业突然火起来了,主要是大家都意识到一个公司的产值和规模固然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芯动科技十五年来一直在仔细打磨芯片设计的核心关键技术,扎扎实实地开发出完整的IP体系。其中包括高速存储器核心IP、高速数据交换类IP、高性能多媒体接口IP、信息安全加密PUF技术等IP。


李珏

芯来科技生态市场及战略VP



芯来科技一直在为建设本土RISC-V生态发力,致力于打造基于RISC-V架构的全系列CPU软硬件产品,围绕RISC-V架构打造三大核心领域(通用/安全/智能),提供丰富的产品形态、解决方案与生态。


李科奕
华夏芯创始人CEO

华夏芯的IP主要是处理器领域的核心关键IP,包括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央处理器CPU核、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核、通用图形处理器GPGPU核和面向人工智能、5G通讯的张量处理器IP核等。这些IP核的共同特点是基于现代处理器设计理念、基于华夏芯自主研发的统一指令集架构和统一的工具链,因此,颠覆了传统的分立式处理器设计和构建生态的模式,便于下游客户打造统一的应用生态。


李丹

旋极星源销售部总监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IC设计规模和难度不断增加,使得客户对于IP核种类、功能、性能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增多。目前,IP公司平台化是国内IP厂商明确的发展方向。为客户提供平台化一站式方案是旋极星源的长期目标,而现阶段旋极星源将在RF IP赛道深耕并做到极致。


马立潮
英锐芯副总经理

英锐主要研发AB类功效IC、AC-DC、LED照明驱动芯片、自主产权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包括二合一、三合一、五合一等多款移动电源芯片)。已成为拥有“IDCHIP”、“ID”等国产芯片自主品牌。


IP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产业链不断专业化的产物,是芯片设计知识产权的重要体现,有非常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其一举一动都会对中下游硬件生态带来巨大影响。半导体发展大潮汹涌,国产IP企业都在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致力于帮助客户做个性化定制服务,以帮助客户获得性能和价格竞争优势为导向,持续深耕。


正如芯动科技副总裁敖刚所说的,“我们(国产IP企业)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帮客户成功了、只有半导体生态建设好了,我们才能成功”。




02

做时间的朋友,与巨头和泡沫共舞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IP内核来自Arm、Synopsys、Imagination和Cadence等国际企业。据行业机构IPNest的数据显示,其中Arm作为龙头在2020年获得了超40%的市场份额,其IP池所带来的专利使用费每年超过数十亿。


通常电脑、手机、服务器等平台型应用领域受到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大。Arm能够成为移动时代王者的核心因素,除了CPU和GPU架构等核心IP,还在于联合合作伙伴建立了IP-芯片-应用的一体化生态,从而形成了高壁垒。


一方面,国内企业正在向国际领先IP厂商全面追赶,另一方面也在寻求突破,向与世界先进厂商并跑迈进。虽然IP to C领域受到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大,但IP to B领域对于后来者却有优势。比如目前正在高速发展的智能驾驶、安防监控、物联网等单一应用场景对软硬件生态的依赖性就大为减弱。随着人工智能、5G通讯、物联网的发展和Chiplet、开源指令集等新浪潮的出现,国内企业可以从中找到新的发力点


锐成芯微市场总监尚立峰针对当前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汽车电子领域,指出了国内市场可供发掘的需求与机遇。


尚立峰

锐成芯微市场总监



随着物联网,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国内企业面临着新的市场机遇。一方面物联网等应用带来碎片化需求,如何提炼出共性需求,从而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尤为重要,例如70%的物联网应用,采用低速率通讯,但对低功耗有着更明确的需求。同时无线互联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包括蓝牙、WiFi都成为物联网的有效组网方式。另一方面,汽车电子等应用对解决方案提出了高可靠性的需求,方案不仅需要关注于功能、性能,更要关注其可靠性,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的可靠特性。


华夏芯创始人CEO李科奕提出了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大部分芯片企业都极具现实意义的一条技术路径。芯来科技生态市场及战略VP李珏则从自身深耕的RISC-V领域出发分享了生态建设的机遇。

李科奕
华夏芯创始人CEO

中国的处理器IP企业应该大胆发挥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瞄准异构计算、异构集成等新兴技术在人工智能、图形与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等应用领域的IP创新,大幅降低异构芯片的设计和调试复杂度,提升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使得中小芯片公司也可以设计复杂的异构芯片。同时,创新的处理器IP和芯片设计架构有助于提升芯片性能,由此降低对先进工艺的依赖程度。


李珏

芯来科技生态市场及战略VP



RISC-V的出现,就为中国处理器IP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此领域也出现了深耕于开放指令架构标准中不同层次的国内本土公司,在自主可控中找到了一条奋起直追的道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以至ICT产业链各个环节,应抓住开放架构指令集生态带来的自主可控的处理器IP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良机,从应用需求入手,彻底解决处理器领域“穿马甲”问题。


旋极星源销售部总监李丹分享道,目前,面对强大的Arm生态系统,IP to B领域对于后来者会更有优势。


李丹

旋极星源销售部总监



在to B领域,IP产品线的兼容性、易用性、及服务周期到便捷性、产品性能与稳定性等都将成为影响胜负的因素。其共同特征是不与广大用户或应用软件直接接触。芯片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多核、IP核复用、软件升级等来实现;IP授权的开发模式,极大地缩短了芯片开发的时间,降低了开发风险,提高了芯片的可靠性。


据方正证券报告分析,半导体IP行业已进入以数据为中心推动的未来十年。进入AIoT时代,受数据中心驱动,市场空间持续打开。另外具备开源生态的指令集RISC-V,因具备自由开放、成本低、功耗低等方面的优势,成为IP行业全新际遇,或将重塑行业格局。


市场火热,与此同时挑战也很多,芯动科技副总裁敖刚揭示了一些值得反思的行业现象。


敖刚
芯动科技副总裁

国内企业应该以解决卡脖子技术为己任,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和搭配,真正解决行业中的难点和痛点。但遗憾的是,目前同质化、一窝风式的竞争比较多,兵力分散、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这往往是某些资本和地方政府不懂行业、推波助澜导致的。


近年半导体市场大热,资本、企业纷纷涌入,而这场中国“芯片热”的暗面,是投资泡沫、项目烂尾等一连串对行业的严峻拷问。作为集成电路的核心技术、底层支撑,IP企业更应该用产品和研发成果说话。


巨头在前,泡沫也还在上演,但正如寒武纪投资方、联想创投合伙人宋春雨面对媒体采访所说,“现在,中国半导体行业是有一定泡沫,但这是有价值的泡沫,最终市场会回归理性。”潮水退去,必定有人会被发现在裸泳,而时间,会回报真正的领航者与赶路人。




03

行业格局生变,关键要“培养中国的ARM”


2020年9月14日,英伟达宣布将斥资400亿美元收购软银旗下的芯片公司Arm,这一并购交易或将改变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格局。英伟达在GPU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也远超其对手英特尔,而Arm以其独特的IP授权模式占据移动终端芯片90%以上市场份额。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Arm被英伟达收购后,其生态独立会受到冲击。ARM联合创始人Hermann Hauser更是直言,若被英伟达收购,将是一场灾难。尽管英伟达黄仁勋声称将继续保持Arm的开放许可模式,保持全球客户的中立性,此消息还是在行业内掀起了不小波澜。


从华为受到打压开始,国内半导体行业就看到掌握了技术自主权的重要性。同时随着英伟达收购ARM一事发酵,国内企业对于自身在芯片上的短板也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国内企业减轻对于ARM架构芯片的依赖性,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已经势在必行。


若Arm被英伟达收购,对国内企业到底有何影响?国内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李科奕
华夏芯创始人CEO

ARM被英伟达收购,一方面其生态独立或会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反应了目前计算领域的一种趋势——CPU与GPU及各种加速器的异构融合,事实上,英伟达新的GPU产品已采用了内嵌CPU和专用加速器的异构架构。英伟达公开宣称,ARM+英伟达将覆盖从终端、边缘到云计算总共1100亿美元以上的芯片市场,这必将对全球整个半导体行业带来全新的冲击。除生态影响外,因为ARM最近几年的盈利大幅度下降,无论ARM是被英伟达收购还是其独立上市,ARM的IP授权费大幅上涨很可能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马立潮
英锐芯副总经理

英伟达接连并购了存储和网络互连公司,就是要云到端的布局掌控,这显示出英伟达已经有垄断的野心。一旦美国政府再对ARM构架发出禁令的话,连设计都恐怕难以进行了,对于国产高端芯片的研发设计将会有更大的制约。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势不可挡,对于行业生态中的其他企业来说可谓危机四伏,但与此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可能性与挑战,比如反复被大家提及的RISC-V架构。


李丹

旋极星源销售部总监



英伟达的此次交易有可能导致一些芯片公司转向RISC-V架构。当下,开源的RISC-V可能是中国芯片厂商为数不多的选择。但底层基础架构的迁移并非易事,这个过程涉及到整个生态系统圈。


李珏

芯来科技生态市场及战略VP



PC时代,开放的是基于某个指令集架构制造的芯片产品(如Intel公司按照x86架构生产的各种CPU芯片);移动互联网时代,开放的是基于某个指令集架构微处理器内核授权(如Arm公司按照Arm架构研发的各种内核IP);AIoT时代,直接开放的是指令集架构ISA(如RISC-V基金会定义的RISC-V指令集架构)——“开放”的主体在不断变换,但“开放”的程度却在越发加深。如果Arm被英伟达收购,那将进一步加速以RISC-V为代表的开放生态的建立。


敖刚
芯动科技副总裁

ARM被英伟达收购,确实是这个行业生态中的一件影响非常大的事情,连Intel这样的半导体国际巨头都非常担心,何况其他的企业呢?对ARM的不放心自然转化为对RISC-V的期望,不少公司开始在RISC-V上投入研发,到底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性能,是否具备竞争优势?我们拭目以待。


尽管目前英伟达400亿美元购Arm的交易面临英国国家安全调查,成功与否还不得而知,这一并购事件都令不少企业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面对行业格局变动,半导体企业必须全面谨慎考虑、建立备选方案,而更重要的,是继续保持开放合作并推动本土IP企业的发展。


华夏芯创始人CEO李科奕表示,对于中国而言,无论ARM是否被英伟达收购,首先要解决的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的短板是培养中国的ARM、中国的ARM+英伟达这样的异构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以CPU、GPU为代表的处理器是高端芯片中的“皇冠”,在整个集成电路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作用相当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脑”和“引擎”。


中国作为一个消耗了全球四分之三以上的处理器、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指令集、工具链、微架构等处理器的核心关键技术几乎完全依赖于第三方供应,这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李科奕认为,国产处理器IP(特别是异构计算处理器IP)供应商,完全可能抓住人工智能、5G带来的新生态、新赛道的机遇,推动中国的处理器产业实现补齐短板、换道超车的历史性突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