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头条

谁能成为中国的英伟达?

2023-04-15
    阅读数:
作者:云潭
编辑:小市妹

由于访问量过大,时下爆火的ChatGPT一度暂停注册。

4月5日,OpenAI暂停了ChatGPT Plus(20美元/月)的销售,一天后又重新恢复,暂停注册的原因就是——算力需求量超载。

来源:ChatGPT官网

此前,ChatGPT还出现了大规模封号,并禁止使用亚洲节点登录。这都是因为批量注册账号,会出现API滥用,导致访问量过大造成算力不足。

OpenAI踩下的这脚“刹车”,在大洋彼岸的A股市场掀起了巨浪,AI算力概念股瞬间成为热炒的香饽饽。

因为,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底层基座,谁掌握了算力资源,谁就拥有了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终极武器”。


01

AI的“iPhone时刻”

6年前,黄仁勋亲自向OpenAI交付了第一台搭载A100芯片的超级计算机,帮助后者创造了ChatGPT,成为AI时代的引领者。

而在3月22日召开的GTC大会上,黄仁勋又拿出了速度能快10倍的英伟达HGX A100,“可以将大语言模型的处理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

作为“当前唯一可以实际处理ChatGPT的GPU提供商”,英伟达是当之无愧的AI算力王者。AI大爆炸推动英伟达股价在今年上涨了84%,目前,其市值飙升到6678亿美元(约合4.6万亿人民币),是全球最大市值的芯片企业,已是传统芯片霸主英特尔市值的近五倍。

作为英伟达性能最好的芯片,一颗A100售价1.5万美元。TrendForce分析认为,要处理1800亿参数的GPT-3.5大型模型,需要2万颗GPU芯片,大模型商业化的GPT需要超过3万颗。

GPT各版本参数量几何式增长

资料来源:OpenAI 官网,安信证券

这意味着,一家企业要想实现AIGC商业化,仅在算力上的花费就高达4.5亿美元(31亿人民币),可以预想,算力产业蕴含的经济价值有多么庞大。

据报道,国内目前拥有超1万枚GPU的企业不超过5家,拥有1万枚英伟达A100芯片的最多可能只有一家。更多的中国公司都只能采购英伟达的中低端性能产品。

黄仁勋在大会上四次提到AI的“iPhone时刻”已经来临,在这个历史性的变革时刻,中国不能缺席。

2018年,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首次提出“算力经济”概念。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张云泉还指出,未来国家很可能组建一家类似国家电网的机构,即国家算网,快则5年,慢则10年。

可以看出,AI算力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机构统计,2021年,我国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算力产业规模,已经达到2.6万亿元,直接和间接分别带动经济总产值2.2万亿和8.2万亿元。

AI的长征之路已经开启,但打开AI之门的金钥匙,不能紧紧被他人掌控,中国企业正在奋起直追。


02

谁能成为

中国的英伟达?

CPU带领人类进入PC时代,移动芯片掀起移动互联网浪潮,而AI芯片打破了AI产业此前长达数十年的算力瓶颈。

如今,算力经济,横空出世。针对AI算力的军备竞赛早已拉开。

去年7月,美国BIS发布《出口管制条例》,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及设备,英伟达A100型芯片就在出口管制名单中。

A100和H100被禁止后,中国企业只能奢望它的替代品A800和H800。据称,国内几家头部互联网企业都向英伟达下了1.5万~1.6万左右的A800和H800订单,涉及金额大概在十亿美金左右。

但就算是最佳替代品A800,也只能说是A100的“阉割版”,传输速度和运算性能只有A100的七成功力。

据称,百度文心一言的冲刺阶段,“几乎将整个集团所有的A100都调给了文心一言。”

在这场不能输的AI战争中,国产替代潜力无穷,A股市场也不乏精兵强将。可以分为两大层面。

其一,AI超算中心。

AI超算中心可以看做AI的核心基础设施。中科曙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随着头部互联网及科技企业纷纷推出大语言模型,国内对算力资源的需求将呈现井喷。算力云端租赁将成为算力供给的最优解。英伟达就推出了相关服务,月租价格36999美元起。

目前,中科曙光在全国部署了50多个云计算数据中心,掌握全国最大算力资源,今年还正式上线“算力交易平台”,第三方可以接入算力资源池。而且,公司已经助力百度、紫东太初等大模型训练,为其提供AI算力服务以及AI服务器等基础设施。

其二,AI芯片。

AI芯片可以说是算力的心脏,是AI长征路上的“火种”。

站在中科曙光背后的海光信息,就是为算力资源提供动能的“中国芯”民族企业。

中科曙光为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背靠中科院,海光拥有深厚的研发实力,同时中科曙光作为大股东和大客户,海光不愁销路。

2021年开始,公司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业绩快报,2022年,海光信息营收51.25亿元,同比增长超1.2倍;归母净利润8.02亿元,同比大增145.18%。

未来,公司CPU产品受益于国产替代,在政府、金融等企业采购中将持续获益;而DCU产业,由于AI产业的爆发,将成为快速崛起的新增长点。

此外,海光信息拥有AMD的x86架构技术授权,也因此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生产x86芯片企业。基于成熟的x86系统,相比龙芯、申威、飞腾等企业,海光信息可以降低客户切换成本,拥有生态优势。

海光信息就是A股稀缺的国产CPU+DCU(加速计算芯片)领军企业。一般而言,算力可分为三大部分,即基础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而AI大模型需要的就是智能算力。

DCU作为专注通用计算、单纯提供人工智能算力的产品,海光信息已经有所斩获。目前,国内唯一能支持FP64双精度浮点运算的,只有海光的DCU深算一号。

来源:海光信息招股书、平安证券研究所

对标英伟达A100产品,海光深算一号基本能发挥出其70%的性能水平。据投资者互动平台信息,海光深算二号正处于研发阶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另一家拥有“硬实力”的就是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公司是全球少数全面掌握AI芯片技术的企业之一。

寒武纪产品矩阵涉及云端产品、边缘产品和IP授权及软件,前两者对标英伟达、AMD,IP授权则对应英国的ARM。

而云端芯片就是目前大语言模型最为需要的动能来源,在该领域,英伟达A100/H100系列占据金字塔顶尖位置。

作为追赶者,寒武纪推出思元系列,思元290、思元370等已经进入浪潮、联想、阿里云等多家头部客户。自思元220自发布以来,累计销量也已突破百万片。

2022年3月,寒武纪正式发布新款训练加速卡“MLU370-X8”,配备了思元370,主要面向AI训练任务。

最新的思元590芯片正在快速迭代中,该芯片浮点运算能力较290有较大提升,公司的云端产品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

但寒武纪的最大问题还是持续亏损,2022年业绩快报显示,该年度亏损11.66亿元,同比继续下滑41%,亏损面进一步扩大。这也是公司股价此前巨幅下跌的核心原因。

公司复杂计算芯片需要持续大量的研发投入,仅2022年上半年,寒武纪研发费用就高达6.3亿元,同比增长51.45%。

在ChatGPT带来的AI热潮中,寒武纪于2023年以来股价已经暴涨了近3倍,而公司2022年业绩快报显示年度营收7.29亿元,同比增长仅有1.11%。倘若未来其AI芯片仍未真正实现业绩爆发,股价暴涨过后,也会出现杀跌的风险。

继百度之后,360、阿里、华为、腾讯、商汤等企业均表示将推出自己的大语言模型,作为行业“卖水人”和基础设施提供者,底层的算力企业无疑受益匪浅。

在这场AI的征途中,中国算力企业万象竞逐的画面才刚刚开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