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速度每秒1.5GB,仅需3秒就能传输一张DVD光盘的数据,是普通硬盘速度的15倍。一秒钟可以访问31万次,而普通硬盘仅可以访问16次。这些数据,描绘着一款固态硬盘的卓越性能。研发出这款世界传输速度最快、性能最好的固态硬盘的,是两个“80后”——殷雪冰和他的大学同学路向峰。
殷雪冰(左)和路向峰(右)正在对他们共同设计的设备进行调试。方非摄
无心发现“新天地”
2007年,殷雪冰在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工作时,院里有一个航拍测绘的项目,需要一个大容量硬盘来存储数据,但传统硬盘太重并且容易受震动出现故障。不得已,他们买了一个进口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是存储领域最尖端的技术,与传统硬盘采用机械结构不同,固态硬盘性能好于传统硬盘,但价格也相当昂贵——容量为32GB的一块固态硬盘,价格要5000元,而一个体积要小很多的32GB U盘,仅需100多元。
怎么那么贵?这让殷雪冰很惊讶。
殷雪冰翻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全球能生产固态硬盘的生产商寥寥无几。另一个尴尬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CPU和内存的性能提高了100多倍,但硬盘的性能只提高了两倍。“整个数据处理的瓶颈,就在硬盘上。”殷雪冰说,只要能打通这个瓶颈,信息传输就走上了“高速公路”。
想到这儿,殷雪冰的内心不由汹涌澎湃。这个无心的发现,让他一直心存的梦想和现实接上了头。
有瓶颈需要打通,这不正好让自己“以技术改变世界”的理想有了用武之地吗?
搞光电的人要去搞固态硬盘,看起来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殷雪冰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我的数理化成绩一直很好,高中就开始编程,本科学的是物理,硕士是工科。”殷雪冰说,固态硬盘融合了电子信息、计算机、芯片设计、数学、物理等多门学科,属于交叉学科,正好能用上他以前的知识储备。
和方便面相伴四年
说干就干,殷雪冰找来好朋友路向峰。白天,他们分别在中科院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下班后就集合到9平方米的宿舍内做起实验来。
很快,殷雪冰就发现,他们最初的想法过于乐观了,实验迟迟没有取得突破。“固态硬盘,储存介质都是用U盘的模式,核心和难点就在于算法和架构。”殷雪冰举例说,信息存储要求有一个纠错功能,因此需要多存储一些校验码,以便恢复和纠正错误。除了纠错的功能,还需要防止芯片损坏技术等多达十多套核心的算法。
做还是不做?两个怀抱梦想的人决定继续,并且决定辞掉高薪的工作,专心致志做研发。接下来的两年,在殷雪冰看来,是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每天基本都呆在屋子里做些代码、做实验,一箱箱方便面堆在屋里,是他们的主要口粮。2011年,历经4年,他们终于研发成功了固态硬盘。用第三方权威测试软件测试的结果显示,产品的传输速度、随机访问速度和响应速度都比美国一家全球最大的固态硬盘生产商先进,综合性能是竞争对手的三倍以上。
4厘米,3万元
在殷雪冰位于上地的忆恒创源科技公司内,记者见到了这款固态硬盘产品。外形和传统硬盘差不多大,不过固态硬盘的表面没有传统硬盘那么光滑,而是布满了电路板,上面镶嵌着64块黑色的小方块,这是储存单元,每一块容量有16GB,加起来硬盘容量有1024GB。
在电路板的内壁,有一块4厘米见方的芯片。殷雪冰说,这块芯片融合了10多套算法和架构,是固态硬盘的大脑,也是忆恒创源核心技术的体现。这样一块硬盘,虽然价格高达3万元,却可以使原来要依靠五台服务器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在一台服务器上就能完成。
有了技术的积累,融资和市场都进行得很顺利。去年年底,忆恒创源获得中关村创投、英飞尼迪共2000万元的投资,目前该产品已被人人网、奇虎360、优酷网、乐视网、支付宝、完美世界、中科院等采购。
下个月,忆恒创源将搬到楼上的一处办公场地,面积将近200平方米,是现在的两倍。殷雪冰说,上网买火车票、“双11”淘宝抢购、刷微博都需要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在大数据的时代,固态硬盘的市场价值不言而喻。
《北京日报》记者 董长青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与其博览群书,不如精读一本。
问题的关键是那些存储芯片是哪家的???国内类似技术昙花一现的多得很,太浮躁没有几个愿意沉下去做基础研究,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看来硬盘技术比CPU、内存技术强多了,才提升2倍,仍能满足频率提升百倍后的绝大多数应用。
CPU是直接访问硬盘吗?不是内存访问速度比硬盘快得多吗,何不把数据先搬到内存上,反正一断电内存硬盘都得挂掉。
服务器的问题是并发处理吧。信号不好的话,一个彩信都可能让手机死机,100人同时给你发短信,估计什么手机都会死吧。
核心应该是管理芯片
这篇文章除了说明记者的无知外,什么都说明不了,而且这样假大空的文章百无一是,贻害无穷,中国正是因为这样无知的人太多,所以整体上与创新无缘。
普及一下有关的知识:
高速存储的关键不在于什么半导体盘,而是存储系统的体系结构,业界有不少厂家是专门做大规模存储的,也有不少综合性厂家涉及这一市场,RAID阵列就是为这一领域开发的,相关标准很多,即使使用机械硬盘,采取多阵列并发的模式,对于常规应用,瓶颈仅仅在于外部数据接口。
大规模存储是个专业市场,应用很广泛,包括电信系统、互联网、可交互数字电视台等等,采用的是专门的技术,核心知识产权是RAID阵列的标准制定,次一级的是多阵列数据分配算法和接口技术,想涉足这一领域,即使是一两个天才单干也不可能有什么惊世作为,现代技术需要的是长期规模性的知识积累,这需要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来保证。
另外,从文中“售价高达3万元”看,还是中国特色的山寨之路,靠廉价来获得市场,这里面能有什么“世界最快”的技术?可以笑抽了……
作为年轻有为的理想青年,其实楼主文中的那两位是很值得欣赏和肯定的,他们有技术、有目标、肯努力,这些都是所谓成功的基础,无良的是记者,要不怎么说中国记者是妓者呢,拿了别人的好处,什么都敢吹,动不动就是世界第一、世界之最,要是有外星人想通过中文媒体来了解地球,那中国一定是人类世界中最发达、最先进的,要不怎么能叫天朝,棒子宇宙国?那不过是天朝的徒子徒孙罢了……
回复 6楼 chunyang 的帖子
感谢chunyang普及知识。呵呵:rose: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与其博览群书,不如精读一本。
这个在中央电视台,第10套,采坊过他俩。
http://shop34182318.taobao.com/
https://shop436095304.taobao.com/?spm=a230r.7195193.1997079397.37.69fe60dfT705yr
找不到是哪个帖子了
殃视妓者
这个比方好,说得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