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烧红了的狮子头”还是“用酱油炖烂了的肉丸”?对于即将来北京观看奥运会的外国游客来说,这样一个话题的吸引力或许不会亚于一场难得的比赛。
备受关注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天之际与媒体正式见面。这本由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和北京市旅游局联合编撰的小册子,给出了中国常见的1571种菜品、主食、小吃、甜点名称的英文翻译,并已经发放给北京所有星级饭店、餐厅以及住宿达标单位。
“用几个英文词语来解释一个中国的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份小册子是向社会提供的译法推荐,并不具有强制性,但我们会加大宣传,力促行业标准的建立,”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熊玉梅说。
《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编委会评审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告诉记者,小菜单中有大智慧,许多菜名连中文都难以统一,要翻译成标准的外文就更难了,但不管怎样,这项工作对外国人真实了解中国起到了无法代替的作用。“它将成为一个参照,可以避免很多在中国餐桌上经常发生的文化误读和困惑。”
不少刚刚领到这本小册子的酒店都反映,这些现成的英文菜名帮了大忙,因为以后再也不需要花时间、花钱找人把菜单翻译成英文了。
尽管译法主要是供饭店、餐厅参考使用,但仍然引来了不少业外人士的评论。有人说统一、规范的菜名翻译是奥运会期间城市形象提升的标志;也有人担忧,中国饮食的文化特色在这样的翻译中被“翻没了”。
许多来过中国的外国游客曾一度为如何“破译”诸如“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这类的菜名而伤透脑筋。在这份手册中,这道菜的译名是“泡在辣椒酱里的牛肉和牛内脏”。
根据手册中的介绍,此次翻译所遵循的原则是从菜品的原料、烹饪方法、形状或口感等角度来描述。手册对一些中国传统食品使用了汉语拼音命名的方法,如佛跳墙(Fotiaoqiang)、饺子(Jiaozi)等,目的是“体现中国传统的餐饮文化”。
在北京工作的美国人利兹说:“对于我来说,最关心的是到底我吃的是什么,而不是它们相关的典故和历史。”
但是,手册中一些太过直白的菜名翻译则被批评是“没有体现出中国饮食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每一道中国菜背后都有很深厚的文化韵味,比如‘贵妃鸡’、‘麻婆豆腐’等,如果完全直译并不能说清楚菜品的历史和典故,”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郑保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推荐的英文译法中,这两道菜分别被译为“炸鸡”和按音译拼写的“Mapo Tofu”。郑保国同时承认,给中国菜一个相对统一的英文菜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但是难度也非常大。
据介绍,《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的编撰工作从2006年开始,工作人员总共调查了北京300多家饭店和5万多家餐馆,收集了3万多个菜名进行筛选整理。之后在外语大学、外国驻华非政府组织、政府外事机构等单位中挑选了9名专家进行评审,并经网上公示,广泛征求了社会人士的意见。
《中国日报》专栏作家周黎明在周三的专栏中写道,“统一菜单英译的做法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在消除那些滑稽可笑的错误译法的同时,许多菜名的文化内涵也在翻译的过程中消失了。”
“有些翻译过来的菜名就像是一碗白米饭——能够提供所需的营养,但是寡淡无味,”他说。(完)
部分菜单译法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
民间译法 Hu**and and wife's lungslice (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
新版译法 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 (泡在辣椒酱里的牛肉和黄牛肚)
红烧狮子头
民间译法 Red Burned Lion Head (烧红了的狮子头)
新版译法 Braised Pork Balls in Soy Sauce (用棕色调料炖烂的肉丸)
麻婆豆腐
民间译法 Bean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 (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
新版译法 MapoTofu
来自:凯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