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最近通过对一些电源厂商的采访,有这样两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一是,解决超低功耗,仅仅从元器件上下手,远远解决不了整个系统对低功耗的要求。笔者了解到,功耗问题已开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系统的成本、性能与适用性,日益成为半导体元器件设计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而目前大多数电源管理系统开发者还一直处于器件层面,这就决定了其供电系统只发挥出85%~86%的能效。因此,将器件级设计思路提升至系统层面,开发出智能化的电源管理系统,是解决当前基于硅材料电源技术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国际整流器(IR)公司首席执行官Alex Lidow博士曾指出:“现在中国工程界面临着的最大挑战是为庞大的家电市场提供能效高、成本低的驱动控制方案。在未来的20年中,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的用电量将位居全球前列,中国也将成为亚洲第一大电力消耗国(请参考背景链接)。因此,功率电子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将会扮演重要角色。显而易见,在业界形成新的节能运动控制架构的过程中,节电型功率电子技术的前景不可估量。”前不久,IR公司的iMOTION平台就首次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实现节能运动控制,这个平台为设计师提供了所有用于空调应用的变速运动控制优势,可使系统效率从60%提高到95%。据了解,IR的功率设计平台是一个优化的系统结构,集成了IR专有的高压集成电路(HVIC)技术、模拟接口、数字控制器和功率模块以及固件、算法和软件工具,对家用电器中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进行无传感器变速电动机控制。这也使我们看到,众多的电源厂商已经从幕后走向前台。节能、高效,已从芯片开始延伸到系统。
二是,IC设计师要适应新的设计思路,业内行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是,做一个IC设计师一定要具备“瞻前顾后”的能力。“瞻前”就是要对系统了解,这样研发出来的解决方案才能对整个系统发挥出更高的效率。“顾后”就是对芯片的制程工艺技术要熟悉,这样,研发出来的产品才能良品率高。IC设计不能仅把眼光局限于芯片本身,而是要考虑芯片在整个系统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否则,一个电源IC设计的再好,即便达到100%的节能、高效,但整个系统方案不好,也只能是前功尽弃。
过去的10年,IC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尺寸、速度和成本,然而近年来IC发展的重头戏是如何降低功耗。充分用好每一库仑,不仅是每一个消费者所希望的,也是众厂商所期待和追求的。2006年,让更多的电源厂商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惊喜。
背景链接:“电荒”问题成为电源管理变革动力
近几年,我国的“电荒”状况已开始从长江三角洲迅速向珠江三角洲以及全国蔓延。2002年全国有12个省市拉闸限电,到了2004年全国已发展到24个省市拉闸限电,2005年,甚至于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也出现了“电荒”。据有关部门的数字测算,近5年“电荒”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人民币。随着“电荒”问题的出现,电的价格也在不断调整。例如,北京地区民用电,2004年,从0.44元/千瓦时上涨到0.48元/千瓦时。
多数人都会认为,目前这种“电荒”状况与已关系不大。实际上,与你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家用电器,已被人们形象地比做为“吸血虫”,在汲取我们本来就不丰富的电力资源。例如,越来越多的家电产品具有了待机功能(如遥控开关、网络唤醒、定时开关、智能开关等)。产品的待机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浪费了大量的能源。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CECP)在大量调查后发现,我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待机能耗相当于这些家庭每天都在使用一盏15W~30W的长明灯。
这些待机功耗还反映在我们办公所用的传真机、计算机、打印机等各种办公设备。据了解,如果我国计算机待机能耗指标能够达到欧盟的规定(既小于等于3W),到2012年预计可节省超过5亿度的电能,可以节省电力费用支出3亿元人民币,减少碳的排放近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