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设计师培养迫在眉睫

fighting   2006-8-22 09:50 楼主

IC设计师培养迫在眉睫

不久前,中星微电子副总裁张辉博士去了趟台湾省,希望在哪里能招到100IC设计人才,这一举动引起了IC设计业的关注。对此,张辉认为,2000年到2004年,中国的集成电路产量和销售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是同期全球最高的,尤其是2004年中国IC产业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55.2%。但其中国内自主设计的芯片却只占到10%,因此IC设计行业是充满机遇的。他同时也指出,目前我国大陆从业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数量不足1.5万人,这与我国IC市场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是极不相称的,我国IC领域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这无疑将会严重影响IC行业和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在IC CHINA 2005高峰论坛会上也表示,IC高级设计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IC产业发展。预计到2010年,我国IC设计师需求量将达25万人,缺口很大。
  IC设计与整个IC产业上下游关系密切,测试、流片等环节都需要专门的技术和技能以及丰富的IC设计经验。张辉博士说:“IC设计人员必须具备2个条件:一是要越来越专,二是知识面要广。他解释,设计企业需要的人才除了具备IC设计专业知识的普通IC设计人员外,还特别需要的是具有设计经验及对应用市场具有敏锐洞察力的高级设计人才。需要的是系统、器件两个方面知识兼备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本刊记者曾采访IDT公司全球营销副总裁Phil Bourekas,他认为IC设计师所具备的条件正好和张辉博士不谋而和,他认为,一个好的IC设计师,不能只专心解决单一问题,要有多项化想法和技术,在发现一个问题的同时要能够看到其他相关性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要有进取心,要勇敢去接受挑战。
  日前,中星微正在酝酿着下一个五年中的新命题。张辉博士认为,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发展沿着‘PC时代——移动通信2.5G/3G时代——数字3C时代这样一个路线图演进。基于这样的认识,中星微将下一个成长点定义在移动多媒体,其最新的星光五号就已经是集成了移动多媒体功能的彩信手机芯片。在接下来的第2个五年里,中星微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针对移动通讯、消费电子这些增长很快的领域开发芯片产品。保持数字多媒体芯片产品的优势,增大对移动多媒体的投入力度,因此中星微需要更多的顶尖IC设计人才。
  对于我国IC高级设计人才的匮乏问题,张辉博士表示,国内有非常优秀的IC设计人才,但由于缺口太大,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看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希望两岸三地的人才能更多地加入到大陆来。台湾有不少研发工程师、产品企划工程师等,已在IC设计业工作10多年,这些人才具有很难得的经验。另外就是给在国外学习和工作多年的人才创造回国创业和工作的机会。对于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按培养、吸收和使用这三个重要环节来施实。
  随着IC设计人才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应采用各种手段大力鼓励不同途径的IC设计教育和培训,除高等院校的正规教育外,国家应鼓 励工业界和科研界联合运作教育和培训项目。借助政府、高校、EDA 厂商、IC设计企业以及整机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合作、交流、培训等 多种方式相结合,为中国IC设计业培养不同层次的IC人才。 比如,我国从1996年开始举办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大赛旨在推动中国EDA技术的发展、提高EDA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培养EDA设计专业人才,从而促进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今年的“Altera” 中国第五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参赛院校和单位更为广泛,参赛队伍大幅增加,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高校共派出了71支参赛队和2支观摩队。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已在EDA领域蔚然成风。
  据了解,最近印度半导体产业协会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半导体研究联盟,专门促进面向产业的研究。该联盟认为,目前这一代人才对于印度半导体产业努力进入产业价值链以及获取国际承认至关重要,要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捷径就是推动全面基础教育,包括研究、课程、培训和EDA工具、另外还涉及到业内团体、公司和学术机构培育这样一个生态系统的形成。 
  张琪也指出,中国要加强IC产业中高级及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为IC产业发展,建立若干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财政要支持IC人才培养和引入,建立激励机制、优惠政策和提供便利条件。近几年,要培养5万名中高级IC复合型人才(每年1万人),引进海外人才(每年500人)以及创新基地建设。

回复评论

暂无评论,赶紧抢沙发吧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写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