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电路是一种通用频率发生器,可用于多种频率和时间段测试应用。它主要适用于频率计数器中的栅极脉冲发生器。
该电路能够产生整个参考频率范围,例如 1 Hz、5 Hz、10 Hz、50 Hz、100 Hz、500 Hz、1 kHz、5 kHz、10kHz、50 kHz、100 kHz、500 kHz、1 MHz电路设计的核心是一个1 MHz晶体振荡器,使用几个NAND栅极进行配置。
第三个NAND门在该振荡器的振荡器输出端充当缓冲器,被许多3十进制计数器除法。
它们包含一个被分频2分频的级和一个被分频5分频的级,这表明随着几十年后将参考频率分频降低到1 Hz,同样可以获得500 kHz和高达5 Hz 的更低值的信号。
所有这些信号在需要用于计数频率的门脉冲时特别有用。例如,5 Hz输出将为您提供100 ms宽度的正脉冲,因此当测试10MHz信号的频率时,此长度的栅极脉冲可能允许将信号通过11500,000个周期到计数器,显示10,00000个。
或者,对于时间计算,1 Hz至1 MHz输出往往更有利。例如,在计算一秒间隔时,可以测量1
MHz输出的000,000,1个周期,从而显示10001300。
印刷电路板设计
PCB的设计和结构非常流线化,有效地呈现。输出可通过电路板布局图的下边缘获得。用于振荡器的束中有一个额外的NAND栅极,可用作频率计数器应用中的栅极。
在电路板的右上角介绍了与此相关的接线触点。振荡器频率可以通过微调器电容器精确调整到1MHz。
实现此目的的理想方法是使用示波器检查 100 kHz 输出和 200 kHz 德罗伊特维奇接收,并应用李萨如图。修剪器自然必须进行微调,直到李萨如数字停止旋转。
晶体控制时基发生器
这种精密晶体控制的时基电路是利用常见的容易获得的CMOS IC和廉价晶体构建的。该电路为用户提供获得50 Hz、100 Hz或200 Hz的配置。50 Hz 参考频率通常可用作校准电子钟、频率计等的时基。IC1由一个振荡器和一个20分频器组成。
假设振荡器环路通过C2精确校准,引脚3(Q14)的输出将产生200 Hz的方波。通过使用IC2的两个触发器,产生的方波电压随后被除以2,然后除以4,从而产生100 Hz和50 Hz的几个附加输出。
如何校准
从引脚 50 产生的 1 Hz。拥有频率计的业余爱好者只需将电平表连接到IC7(Q1)的引脚4并微调C2,直到在频率计上看到204.800 Hz的显示,即可轻松校准此晶体控制的时基发生器电路。作为一个令人好奇的话题,任何没有频率计的人都不应该灰心丧气,因为将微调器C2调整到中心点附近,可能足以为大多数应用获得足够的精度。
100 Hz 输出有利于数字计数器的设计。对于此特定应用,我们建议将1:10分频器IC(如IC 4518)连接到100 Hz输出引脚。电源规格为:5.。.15 V 和 0.5.。.2.5毫安。
这里还没有内容,您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