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携
返回首页

这些无线充电技术 iPhone 8用了最落后的

2017-10-19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大家都说苹果近年的创新步伐实在太慢了,系统借鉴安卓,对新技术的运用也往往落后于人。当然,苹果这种对新技术、新功能的审慎态度,一定程度上是历代iPhone都能够保证顶尖体验的法宝,但这种审慎最终令到iPhone 8成为史上最缺乏激情的iPhone产品。

  在iPhone X全面屏的光环下,iPhone 8注定是沦为配角的,除了加入无线充电功能、拥有更强的性能外,iPhone 8实在是令人兴趣缺缺,也难怪会出现销售惨淡的状况。

  iPhone 8的良心“无线慢充”

  这次苹果确实是难得地良心了一回,一直独来独往的苹果在iPhone 8/iPhone X上运用了支持Qi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也就是说,只要是支持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都可以为iPhone 8和iPhone X充电。

  但令人失望的是,iPhone 8/iPhone X支持的无线充电功率仅为7.5W,而最新的Qi 1.2标准支持更高的充电功率了。这是个什么概念?7.5W的功率只比苹果祖传的原装5W电源适配器高了那么一丢丢。

  相比之下,老对手三星在无线充电方面的步伐就迈得更大一些,不仅支持15W的功率,兼容QC 2.0,而且比起苹果官方的无线充电器,三星的卖得便宜多了。

  这里也得揭露一下苹果鸡贼的地方,官方称iPhone 8支持快速充电,“30分钟最多可充至50%电量”,但实际上要实现快速充电就必须购买A1540(29W)、A1718(61W)、A1719(87W)任一型号的电源适配器以及Type-C充电线,手机附送的依然是5V/1A(5W)的。

苹果祖传原装5W电源适配器

  不过,即便新款iPhone的无线充电效率不如人意,大家也不必灰心。作为智能手机领域的标杆,苹果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牵动着其它厂商的神经,全面屏、Face ID,以及本文提到的无线充电,如无意外将会是近年智能手机领域的热点技术,无线充电普及的日子已经不远啦。

  无线充电现状:二足鼎立,三分天下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商用领域主要有两大联盟:WPC、AirFuel,以及三大标准:Qi(支持设备最多)、PMA、Rezence(明日之星)。其中Qi标准以WPC为主导,PMA、Rezence则是AirFuel为主导。

  无线充电的实现方式有很多,其中常见的有磁场感应、磁场共振、电场感应和电磁波。而磁场感应和磁场共振是目前实现无线充电商用的主流技术,都是利用空间磁场传递能量。

  第一代无线充电技术:磁场感应

  代表标准:Qi、PMA

  基于磁场感应的无线充电技术,本质上和空心变压器差不多,原理简单,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是一种已经广泛普及的技术。而Qi和PMA无线充电标准就是以磁场感应为主(Qi在最新的标准规范中也纳入了对磁场共振的支持了)。

  不过,磁场感应技术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空间自由度低,手机需要准确地放在充电位置上,不能有太多的垂直间隔。目前Qi 1.2标准中设备和充电底座的最大感应距离为45mm,和理想中的无线充电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代无线充电技术:磁场共振

  代表标准:Rezence

  为了解决磁场感应技术的缺点,第二代无线充电技术,即磁场共振技术应运而生。磁场共振技术的崛起源于2008年MIT的一场实验,研究员隔空点亮了一个60W的电灯泡,第一次让世界认识到无线充电还能这么玩。

  于是,2012年高通、三星、博通和Intel等公司主导成立了新的无线充电国际标准组织A4WP,推出了以磁场共振技术为基础的新标准Rezence。后来A4WP与专注磁场感应技术的PMA合并,成立AirFuel。

  相比起Qi的磁场感应技术,Rezence标准的优势在于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有效的能量传递,实现更高的空间自由度。由于Rezence使用蓝牙而非磁场感应技术的磁场耦合与设备通信,因此其可靠性更高,而且支持多个设备同时充电。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Rezence标准很棒?不过,磁场共振技术实现难度比磁场感应大很多,目前也没有商用产品,最终能实现多高的充电效率以及多远的充电距离仍然是未知指数。

  相比之下,截至2017年,全球有超过2亿个支持Qi标准的设备,Qi无线充电器以及内置Qi无线充电的家具、外设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尽管Rezence更厉害,但短时间内Qi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

宜家带无线充电功能的台灯

  无线充电的未来或许属于这两个黑科技

  磁场感应和磁场共振已经充分地向我们展示了它们的商用价值,但或许你会想问,就没有更黑科技的无线充电方法了吗?答案是有的!但对人体的影响可能不容忽视。

  黑科技一:电场感应技术

  电场感应技术利用空间电场为媒介对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简单点说,可以把能量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看成电容的两个极板。在交流电场的作用下,电容的两个极板会有交变电流流过,这样就实现了电能的无线传递。

  电场感应拥有比磁场共振技术更大的空间自由度,能量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离得更加远,但由于强空间电场可能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研究电场感应技术的企业并不多见。

  黑科技二:高频电磁波技术

  最后一种可行的无线充电技术就是利用高频电磁波进行能量传输,比如Wifi信号。理论上,在路由器功率等级足够大的前提下,我们是可以用Wifi信号为移动设备充电的,但这个代价就有点大了。

  常见的家用路由器功率较低,我们可能需要提高上千倍的功率,才能足够为移动设备充电。虽然这时能量的传输距离可达5米甚至10米以上,但想象一下在房间中放上千台路由器,强大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可不能忽视。

  那有没有研究使用高频电磁波给移动设备充电的企业呢?有的,甚至还有成品了,那就是WattUp。

  WattUp利用5.7和5.8GHz两个频段的电磁波作为媒介,可实现最多4.6米的无线充电。只不过,WattUp的技术只能在最理想的距离内实现4W的功率,而且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即便支持的距离远,但充电效率实在太低了。

  电场感应和高频无线电这两种媒介拥有极大的可能性,但在解决对人体影响等问题前,都只能是人们对于无线充电的一个美好念想吧。

  除了电场感应和高频无线电两种技术外,还有诸如使用无线电和红外线为基础的无线充电技术,但比起上面介绍的4种技术,后两者太不科学了,在这里就不予详述了。

  无线充电是砍掉手机上“最后一根线”的利剑,而且其可用性已经比较高了,相信不用多久,无线充电将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


进入手机便携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视频
  • 消费电子应用及设计研讨会

  • STB(机顶盒)和 OTT (流媒体播放器)应用技术详解

  • TI 针对语音识别应用的嵌入式处理器解决方案

  • TI 手持吸尘器系统方案与设计

  • 人脸识别市场的最新应用

  • Fairchild USB Type-C 技术及产品演示

精选电路图
  • 红外线探测报警器

  • 短波AM发射器电路设计图

  • RS-485基础知识:处理空闲总线条件的两种常见方法

  • 如何调制IC555振荡器

  • 基于ICL296的大电流开关稳压器电源电路

  • 基于TDA2003的简单低功耗汽车立体声放大器电路

    相关电子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