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接口充电最新规格 (V 1.1) 与测试
2009-01-09 来源:电子系统设计
目前各国都在制订自己的USB接口充电规格,这导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一国制造的USB接口充电设备在另一国家使用时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充电器,这对用户或制造商而言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好在USB-IF国际组织制订的最新版(V1.1)‘USB接口充电规格’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最新规格有哪些新的变化?它是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的?以及应该如何对其进行测试?读完本文,一切你都将了然于胸。
隶属USB-IF下的Battery Charging 工作小组(主要参加者多为手机相关厂商,如Nokia、Qualcomm、Motorola、中国大陆TMC…等),历经多年的讨论,即将推出最新版(V1.1)的‘电池充电规格’,此规格主要在制定透过USB接口充电的装置与提供透过USB接口充电的设备(如系统、充电座)间的规范,特别是把USB标准的供电量从500mA提升到1.5A的最大可能,企图统一目前混乱的局面(各国都有自己订定的规格),也避免用户因为透过USB接口充电而遭遇问题。
此外该电池充电规格还允许PC和集线器提供更高等级的电流,因而能够缩短所连接可携式设备(Portable Device)的充电时间。就如同USB-IF总裁Jeff Ravencraft所说的: 该电池充电规格允许多种可携式设备透过USB埠或标准的充电器进行充电,因而无需为不同的设备携带多个充电器。
图1:USB界面专用充电器。
重点项目
V1.1的电池供电规格中定义了四个新的品项:智慧充电器(Dedicate Charger)、可支持智能充电的系统(Charging Host)、能透过 USB充电的设备(Portable Charging Device)与新定义的多功能USB接口规范(Accessory Charger Adapter)。
规格中定义了一种机制,使可携式设备能够检测到它们是连接到壁式充电器、大电流主机、集线器,或是连接到常规的主机或集线器。若可携式设备连接到壁式充电器、大电流主机或集线器,则该设备可以即刻汲取大于500mA的电流。若可携式设备连接到一台PC或集线器上,则按照USB 2.0规格的要求,需要将该设备的电流限制为2.5mA、100mA或500mA。
此一规格也制定了可携式设备如何判断供电装置的方法,在符合USB规格的情况下,允许周边装置透过USB界面,安全的充电并使用装置。而且也制定了可携式设备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多大的电流等规范,让系统厂商有规则可循。例如可携式设备可以再符合特定条件下,使用100mA的电流来进行不限时间的充电动作等等,因寻此一规范,就算是不小心插入到一般系统的USB界面,也不会造成损伤。另外透过监控D+ 与 D-两根主要讯号线的电压与电流变化,Portable Device也能够判断目前连接的设备是一般系统的USB界面、专用充电器或是具充电功能的USB界面。
图2:Dedicate Charger的辨识机制。
在本系列报道的第二部分,我们将为你介绍相关的测试规范。
进入电源管理查看更多内容>>
隶属USB-IF下的Battery Charging 工作小组(主要参加者多为手机相关厂商,如Nokia、Qualcomm、Motorola、中国大陆TMC…等),历经多年的讨论,即将推出最新版(V1.1)的‘电池充电规格’,此规格主要在制定透过USB接口充电的装置与提供透过USB接口充电的设备(如系统、充电座)间的规范,特别是把USB标准的供电量从500mA提升到1.5A的最大可能,企图统一目前混乱的局面(各国都有自己订定的规格),也避免用户因为透过USB接口充电而遭遇问题。
此外该电池充电规格还允许PC和集线器提供更高等级的电流,因而能够缩短所连接可携式设备(Portable Device)的充电时间。就如同USB-IF总裁Jeff Ravencraft所说的: 该电池充电规格允许多种可携式设备透过USB埠或标准的充电器进行充电,因而无需为不同的设备携带多个充电器。
图1:USB界面专用充电器。
重点项目
V1.1的电池供电规格中定义了四个新的品项:智慧充电器(Dedicate Charger)、可支持智能充电的系统(Charging Host)、能透过 USB充电的设备(Portable Charging Device)与新定义的多功能USB接口规范(Accessory Charger Adapter)。
规格中定义了一种机制,使可携式设备能够检测到它们是连接到壁式充电器、大电流主机、集线器,或是连接到常规的主机或集线器。若可携式设备连接到壁式充电器、大电流主机或集线器,则该设备可以即刻汲取大于500mA的电流。若可携式设备连接到一台PC或集线器上,则按照USB 2.0规格的要求,需要将该设备的电流限制为2.5mA、100mA或500mA。
此一规格也制定了可携式设备如何判断供电装置的方法,在符合USB规格的情况下,允许周边装置透过USB界面,安全的充电并使用装置。而且也制定了可携式设备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多大的电流等规范,让系统厂商有规则可循。例如可携式设备可以再符合特定条件下,使用100mA的电流来进行不限时间的充电动作等等,因寻此一规范,就算是不小心插入到一般系统的USB界面,也不会造成损伤。另外透过监控D+ 与 D-两根主要讯号线的电压与电流变化,Portable Device也能够判断目前连接的设备是一般系统的USB界面、专用充电器或是具充电功能的USB界面。
图2:Dedicate Charger的辨识机制。
在本系列报道的第二部分,我们将为你介绍相关的测试规范。
- MathWorks 和 NXP 合作推出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 Model-Based Design Toolbox
- 意法半导体先进的电隔离栅极驱动器 STGAP3S为 IGBT 和 SiC MOSFET 提供灵活的保护功能
- 全新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问世:正负极距离小于0.000001米
- 东芝推出具有低导通电阻和高可靠性的适用于车载牵引逆变器的最新款1200 V SiC MOSFET
- 【“源”察秋毫系列】 下一代半导体氧化镓器件光电探测器应用与测试
- 采用自主设计封装,绝缘电阻显著提高!ROHM开发出更高电压xEV系统的SiC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 艾迈斯欧司朗发布OSCONIQ® C 3030 LED:打造未来户外及体育场照明新标杆
- 氮化镓取代碳化硅?PI颠覆式1700V InnoMux2先来打个样
- 从隔离到三代半:一文看懂纳芯微的栅极驱动IC
最新频道
相关电子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