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共65课时 22小时39分31秒秒
简介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为电子信息类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是在学生学完了信号与系统的课程后,进一步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实验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既应避免与“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内容的大量重复,又应保持课程的完整性。在简要地复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理论的同时密切联系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还应掌握一些必要的软件工具,这既有利于加强概念的理解,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步。
讲师
老白菜
章节
- 课时1:数字信号处理——绪论(上) (19分3秒)
- 课时2:数字信号处理——绪论(中) (19分13秒)
- 课时3:数字信号处理——绪论(下) (21分10秒)
- 课时4: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一) (29分24秒)
- 课时5: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二) (21分9秒)
- 课时6: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三) (22分6秒)
- 课时7: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四) (19分6秒)
- 课时8: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五) (20分55秒)
- 课时9: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六) (20分0秒)
- 课时10: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七) (23分29秒)
- 课时11: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八) (21分16秒)
- 课时12: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一) (22分52秒)
- 课时13: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二) (21分18秒)
- 课时14: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三) (18分38秒)
- 课时15: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四) (21分29秒)
- 课时16: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五) (19分16秒)
- 课时17: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六) (18分34秒)
- 课时18: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七) (20分35秒)
- 课时19: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八) (21分51秒)
- 课时20: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九) (20分4秒)
- 课时21: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十) (19分44秒)
- 课时22: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十一) (19分51秒)
- 课时23: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十二) (23分29秒)
- 课时24: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十三) (22分27秒)
- 课时25: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十四) (22分53秒)
- 课时26: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十五) (18分50秒)
- 课时27: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一) (19分12秒)
- 课时28: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二) (22分9秒)
- 课时29: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三) (19分8秒)
- 课时30: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四) (19分36秒)
- 课时31: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五) (18分47秒)
- 课时32: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六) (20分37秒)
- 课时33: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七) (24分32秒)
- 课时34: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八) (21分57秒)
- 课时35: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九) (24分21秒)
- 课时36: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一) (18分57秒)
- 课时37: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二) (19分32秒)
- 课时38: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三) (18分35秒)
- 课时39: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四) (19分45秒)
- 课时40: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五) (23分17秒)
- 课时41: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六) (21分55秒)
- 课时42: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七) (19分12秒)
- 课时43: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八) (19分4秒)
- 课时44: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九) (20分42秒)
- 课时45: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十) (22分32秒)
- 课时46: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十一) (20分17秒)
- 课时47: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十二) (19分34秒)
- 课时48: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一) (19分12秒)
- 课时49: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二) (19分16秒)
- 课时50: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三) (22分47秒)
- 课时51: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四) (20分28秒)
- 课时52: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五) (24分0秒)
- 课时53: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六) (20分45秒)
- 课时54: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七) (20分36秒)
- 课时55: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八) (23分28秒)
- 课时56: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九) (20分23秒)
- 课时57: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十) (20分18秒)
- 课时58: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十一) (21分0秒)
- 课时59: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十二) (19分40秒)
- 课时60: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十三) (20分45秒)
- 课时61: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十四) (21分1秒)
- 课时62: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十五) (20分55秒)
- 课时63:多采样率信号处理(上) (21分1秒)
- 课时64:多采样率信号处理(中) (21分29秒)
- 课时65:多采样率信号处理(下) (20分4秒)
热门下载
热门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