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课时 6小时4分9秒秒
简介
贾永红,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教学名师、珞珈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航天集团503所兼职测绘专家;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密码学会会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20多家学报审稿专家,《遥感学报》和《中国图形图像》优秀审稿专家。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图像分析与应用、地理国情监测、空间数据更新等的教研工作。 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1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70多篇,20多篇论文被SCI 、Ei检索;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领跑者5000)1篇、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2篇;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已出版专著《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和合著《遥感变化检测新技术》;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名),湖北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名);甘肃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名);2012年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授予“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工程研制三等功臣荣誉。 在教学方面,负责建设4门优质课程:“数字图像处理”2004年荣获国家精品课程,2012获湖北省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年国家精品共享课;2017年中国大学MOOC;“图像处理与分析”、“图像分析与理解”为研究生精品课程;“图像处理与分析”为全国专业硕士学位重大建设学堂在线MOOC;“数字图像处理技巧”为全校通识选修课,获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优秀通识课程。出版教材5部,其中《数字图像处理》获第五届全国测绘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字图像处理实习教程》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主持完成国家、湖北省和武汉大学教学项目10多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多篇,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研制的课件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课件二等奖1项,获学校教学成果奖6项;第二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获得者”导师。
付仲良 武汉大学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
1965年9月生于湖北省麻城市。1981年考入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1985年获得学士学位,同时考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在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0年考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王之卓院士和林宗坚教授,199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被评为副教授,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被获准招收博士研究生。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三十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以及横向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在地形图扫描识别、遥感影像处理、GIS工程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曾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奖励。长期从事图像图形学方面的教学工作,先后承担了本科和研究生的“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处理与分析”、“GIS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近年来,主要从事图像处理与分析、计算机图形学、GIS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以及多种领域的GIS工程应用开发。出版《地形图扫描识别技术》等专著,发表了学术论文60余篇。
孙和利 武汉大学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孙和利,汉族,中共党员,武汉大学副教授。中国第6次、第8次南极考察队队员。1986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专业为摄影测量与遥感。曾先后主持参与了十几项科研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精品课程一项,武汉大学师德标兵一次。 主讲本科生“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航空与航天摄影”等课程,主讲研究生“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与分析”、“现代地籍技术”等课程,教学效果优良。 合作编写出版《模式识别的理论与方法》、《摄影与空中摄影》教材
章节
- 课时1: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 (8分27秒)
- 课时2: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和特点 (7分49秒)
- 课时3: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7分32秒)
- 课时4:图像数字化 (11分20秒)
- 课时5:图像灰度直方图 (4分18秒)
- 课时6: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形式 (7分2秒)
- 课时7:图像的数据结构 (9分46秒)
- 课时8:图像的特征类别 (5分43秒)
- 课时9:图像变换的预备知识 (11分39秒)
- 课时10:付立叶变换及其性质 (12分5秒)
- 课时11:图像增强的点运算 (9分42秒)
- 课时12:直方图均衡化 (8分54秒)
- 课时13:图像增强-图像的空间域平滑 (9分20秒)
- 课时14:中值滤波法 (4分1秒)
- 课时15:图像的空间域锐化 (5分4秒)
- 课时16:频率域增强 (4分32秒)
- 课时17:伪彩色增强 (8分2秒)
- 课时18:假彩色合成 (7分28秒)
- 课时19:彩色变换 (7分27秒)
- 课时20:图像退化模型 (7分19秒)
- 课时21:图像逆滤波复原 (6分4秒)
- 课时22:图像几何校正 (13分25秒)
- 课时23:图像压缩概述 (16分16秒)
- 课时24:图像保真度准则 (6分42秒)
- 课时25:统计编码方法 (7分47秒)
- 课时26:图像压缩的标准 (9分1秒)
- 课时27:边缘检测 (15分10秒)
- 课时28:Hough变换检测直线 (10分19秒)
- 课时29:区域分割 (11分3秒)
- 课时30:区域增长 (7分50秒)
- 课时31:分裂合并法 (5分51秒)
- 课时32:二值图像的连接性和距离 (14分16秒)
- 课时33:连接成分的变形操作 (16分51秒)
- 课时34:形状特征提取 (10分44秒)
- 课时35:纹理分析概述 (8分5秒)
- 课时36:影像纹理的直方图分析法 (4分38秒)
- 课时37:Laws纹理能量测量法 (3分6秒)
- 课时38:纹理分析的自相关函数法 (2分20秒)
- 课时39: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法 (13分2秒)
- 课时40:模板匹配 (16分17秒)
- 课时41:图像识别概述 (7分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