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课时 1天11小时37分41秒秒
简介
本套课程为小梅哥2019年实地培训班实录课程,内容丰富,知识含量高,且经过了精细的剪辑,观看体验也不错。
课程内容安排如下:
基础夯实阶段(第1~21课时)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一些理论背景知识简单的实例作为课程发展的基础,让学员从基本的点灯入手,一步一步了解Verilog设计FPGA数字逻辑的常见方法和技巧。看似不经意的几个实验,按照我们的课程内容安排,大家会发现,做着做着,就把线性序列机的核心掌握了,就把状态机的设计和使用方法掌握了。一切都那么的自然,却又水到渠成,不仅了解了原理和方法,更是体会到了这些设计方法的优点,并掌握了使用这些设计方法的技巧。
同时,该阶段也是调试能力培养阶段,学员通过这些不太难的实验和课程,逐步学习和练习如何使用modelsim对设计的代码进行仿真,如何进行调试。在很多人的眼里,仿真只是一个验证结果正确与否的手段,事实上,仿真更大的作用是辅助调试,当仿真结果不如预期时,该如何去分析问题根源,如何通过仿真和调试技巧找到问题所在。
系统建模阶段(第22~42课时)
该阶段通过虽然简单,但是综合性较强的实例,引出多个模块间协同工作的问题,如何设计合理的接口,让每个模块都能够正确的与其他模块互相通信,交换数据,当系统设计遇到问题时,如何去逐一分析调试。
实例强化阶段(第23~70课时)
从I2C协议实现,到摄像头图像采集显示系统调试,再到简单的图像转换算法实现,从千兆以太网底层协议实现,到以太网图像传输实现。将一个个实用性强,知识点多的协议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一个实用的以太网图像传输系统。
适合对象:
适合本科生、研究生、工作了的电子信息、通信、机械电子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或工程师学习。强调一点要是以自学为目的的群体。
不适合的对象:
1、火急火燎,想几天速成的。(也许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高人能够带您几天速成FPGA吧,但是至少小梅哥没有这个能力)
2、走马观花,认为只要看了视频就能学会,不愿跟着课程安排练习的。(课程分享的是知识和经验,而开发FPGA需要的是编写代码、验证和调试的能力,如何把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能力,没有捷径,就是练!练!练!练!)
3、承受力差,遇到困难不愿坚持,不愿钻研,不愿突破的。(FPGA学习本来就是有一个突破的瓶颈期,这个瓶颈期很难熬,往往一个小项目可能要花费整整几天的时间去调试,甚至重写,自学,本来就缺乏必要的外界约束,如果再没有毅力,没有挑战困难的勇气,那就真的很难学会了)。
4、项目需求,发现我们的系列教程中有部分刚好符合其项目需求的。(这类用户学习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只关心自己需要的,而对很多的基础内容和铺垫无暇顾及,从而导致前面的没有学,后面的很多知识点跟不上,与他项目相关的课程也消化不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我们实地开培训班的时候,讲的内容都录制在视频里了,看视频自学和参加我们的线下培训班,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完全相同的内容。培训的学员在一个集中的环境里,集中的时间内集中的学习,心无旁骛,所以7周过去,大家都学会了,能独立的编写代码并调试了。而线下自学的最难的也就是坚持和集中精力,所以,能不能学会,不是看教程有多好,而是看学习者的决心和毅力。
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有问题多多提问。
章节
- 课时1:科学的FPGA开发流程 (45分27秒)
- 课时2:Verilog基本逻辑设计与验证 (31分47秒)
- 课时3:例解可综合与不可综合语法 (17分26秒)
- 课时4:【问题解答】Verilog基本逻辑设计实验 (18分24秒)
- 课时5:前一天课程内容回顾 (6分48秒)
- 课时6:计数器驱动LED闪烁例子常见问题解析加modelsim实用技巧 (22分35秒)
- 课时7:可重用模块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参数化设计) (18分20秒)
- 课时8:非等占空比信号产生方法 (12分37秒)
- 课时9:序列型脉冲信号产生方法 (7分23秒)
- 课时10:if else 写法和case写法在底层逻辑实现上的差异 (6分16秒)
- 课时11:线性序列机型设计方法解析 (32分55秒)
- 课时12:序列发送逻辑设计任务要点复盘加任务升级 (28分28秒)
- 课时13:序列发送逻辑设计重点内容分析及测试框架 (26分20秒)
- 课时14:序列循环发送控制逻辑状态机分析与HDL设计 (39分53秒)
- 课时15:UART串口协议接收及串口发送模块设计任务 (29分8秒)
- 课时16:串口发送实验重点疑问复盘 (30分31秒)
- 课时17:按键抖动现象介绍与解决方案分析 (37分55秒)
- 课时18:使用In-System-Sources-and Probe调试问题状态机 (31分9秒)
- 课时19:亚稳态问题原理与应对策略 (50分16秒)
- 课时20:仿真常用语法讲解1 (30分18秒)
- 课时21:串口接收设计要点和常见疑问解答 (48分54秒)
- 课时22: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架构介绍 (25分29秒)
- 课时23:SPI接口的TLV5618型DAC应用原理 (38分23秒)
- 课时24:TLV5618型DAC驱动逻辑设计要点 (31分24秒)
- 课时25:基于SPI接口的ADC128S052器件接口与驱动设计分析 (57分27秒)
- 课时26:fifo存储器作用和结构模型 (21分7秒)
- 课时27:Quartus中fifo IP核介绍与仿真测试 (43分59秒)
- 课时28:ADC采集FIFO缓存UART发送系统任务说明 (16分40秒)
- 课时29:数据发送控制状态转移图绘制实操 (20分44秒)
- 课时30:数据发送控制状态机时序图绘制实操 (37分9秒)
- 课时31:FPGA设计中ROM使用和调试讲解 (43分0秒)
- 课时32:数据采集传输系统bug调试案例 (49分28秒)
- 课时33:SPI时序回顾 (11分15秒)
- 课时34:I2C协议基本原理 (1小时7分11秒)
- 课时35:I2C SDA信号三态开漏模式的原理与实现 (43分23秒)
- 课时36:I2C控制器设计要点 (29分41秒)
- 课时37:IIC协议单字节传输状态机设计思路 (36分32秒)
- 课时38:I2C控制器顶层逻辑设计思路 (42分4秒)
- 课时39:疑难案例分析_I2C总线应答位SDA无法拉高 (14分38秒)
- 课时40:I2C系统调试过程中的易错易忽略点总结 (15分41秒)
- 课时41:串口读写I2C接口EEPROM存储器项目分析 (49分7秒)
- 课时42:I2C项目简要总结 (2分15秒)
- 课时43:摄像头SCCB协议与I2C协议对比理解 (55分56秒)
- 课时44:I2C控制器往SCCB协议的迁移 (8分31秒)
- 课时45:SCCB与I2C协议比对(补充强化讲解) (5分38秒)
- 课时46:摄像头数据流DVP接口协议 (41分35秒)
- 课时47:I2C控制器摄像头初始化要点引导 (22分58秒)
- 课时48:摄像头寄存器初始化实验任务 (12分47秒)
- 课时49:摄像头DVP接口数据接收方法与实现 (46分2秒)
- 课时50:DVP接口逻辑编码演示和常见异常现象分析 (56分2秒)
- 课时51:VGA控制器实验常见问题解析 (12分50秒)
- 课时52:条件编译法设计多分辨率适配VGA控制器 (29分41秒)
- 课时53:使用我们的网站自助解决各种常见问题 (4分17秒)
- 课时54:RAW数据流转换到RGB888图像数据原理分析 (31分7秒)
- 课时55:使用移位寄存器实现一行数据寄存 (33分51秒)
- 课时56:存储带宽与RAW2RGB算法实现位置的关系 (5分55秒)
- 课时57:RAW数据流转RGB888图像重点强化补充讲解 (21分48秒)
- 课时58:RAW2RGB逻辑仿真和调试方法 (24分16秒)
- 课时59:图像采集显示系统项目知识点总结 (22分19秒)
- 课时60:以太网基本概念与MAC层协议介绍 (27分4秒)
- 课时61:MAC层数据传输接口MII_GMII_RGMII (25分55秒)
- 课时62:以太网MAC层板级调试方法 (12分44秒)
- 课时63:以太网IP层协议详解 (42分18秒)
- 课时64:UDP协议详解 (19分32秒)
- 课时65:以太网传输项目总结 (15分32秒)
- 课时66:基于以太网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介绍和要点分析 (53分59秒)
- 课时67:摄像头数据捕获并插入行号时序方案 (37分8秒)
- 课时68:以太网传输图像项目总结 (29分38秒)
- 课时69:时序约束基本原理与方法 (1小时19分47秒)
- 课时70:时序分析基本概念 (1小时29分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