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概论
共122课时 18小时11分24秒秒
简介
物联网的架构主要分为三层:
1. 感知层 (Sensors and Sensor networks),
2. 网络层 (3G/4G/5G 通讯网络),
3. 应用层 (各种应用的云端服务).
感知层主要探讨各式有线或是无线传感器 (如温度,湿度, 亮度, 陀螺仪, 三轴加速器, 心跳, 血压, 脉搏等等) 以及如何建构感测网络 (sensor networks) 将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传送出来. 传感器要做到低功耗 (电池续航力要高), 低成本, 小体积, 无线传输距离长等等, 是极具挑战的任务. 网络层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现有无线或是有线网络来有效的传送收集到的数据, 例如利用现有的 3G/4G 无线传输技术, 或是未来的 5G 无线传输技术等等. 应用层主要是探讨各种应用领域如何使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来回馈并控制传感器或是控制器的调节等等. 整体来说, 物联网是一个活的生态体系, sensors 收集数据, 透过手机或是其他设备网络回传到云端处理中心, 经过分析后再将控制讯息回传给控制器, 进行各种精细或是细腻的调控。
1. 感知层 (Sensors and Sensor networks),
2. 网络层 (3G/4G/5G 通讯网络),
3. 应用层 (各种应用的云端服务).
感知层主要探讨各式有线或是无线传感器 (如温度,湿度, 亮度, 陀螺仪, 三轴加速器, 心跳, 血压, 脉搏等等) 以及如何建构感测网络 (sensor networks) 将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传送出来. 传感器要做到低功耗 (电池续航力要高), 低成本, 小体积, 无线传输距离长等等, 是极具挑战的任务. 网络层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现有无线或是有线网络来有效的传送收集到的数据, 例如利用现有的 3G/4G 无线传输技术, 或是未来的 5G 无线传输技术等等. 应用层主要是探讨各种应用领域如何使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来回馈并控制传感器或是控制器的调节等等. 整体来说, 物联网是一个活的生态体系, sensors 收集数据, 透过手机或是其他设备网络回传到云端处理中心, 经过分析后再将控制讯息回传给控制器, 进行各种精细或是细腻的调控。
讲师
老白菜
章节
- 课时1:物联网基础架构与应用简介(1) (6分27秒)
- 课时2:物联网基础架构与应用简介(2) (12分0秒)
- 课时3:物联网架构与国际标准 (10分57秒)
- 课时4:物联网物理层创新应用(智能叉) (4分24秒)
- 课时5: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网球拍) (4分22秒)
- 课时6: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杯) (6分18秒)
- 课时7: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牙刷) (3分30秒)
- 课时8: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蛋盒) (1分11秒)
- 课时9: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袜) (5分45秒)
- 课时10: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镜) (1分39秒)
- 课时11: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球棒) (3分46秒)
- 课时12: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鞋垫) (4分23秒)
- 课时13: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棒) (5分45秒)
- 课时14: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洒水器) (2分7秒)
- 课时15: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血糖机) (2分41秒)
- 课时16:物联网创新应用(智能锁) (3分21秒)
- 课时17:物联网创新应用元素 (7分30秒)
- 课时18:IPv6 与物联网关系 (7分18秒)
- 课时19:物联网传感器平台 (9分42秒)
- 课时20:物联网传感器操作系统 (10分38秒)
- 课时21:物联网传感器平台 (9分12秒)
- 课时22:传感器无线网络 (8分9秒)
- 课时23:传感器联网机制 (IPSO)-I (11分4秒)
- 课时24:传感器联网机制 (IPSO)-II (14分5秒)
- 课时25:传感器联网协议 (6LoWPAN) (15分28秒)
- 课时26:6LoWPAN 封包切割方法 (4分27秒)
- 课时27:6LoWPAN 标头压缩方法(I)-I (5分56秒)
- 课时28:6LoWPAN 标头压缩方法(I)-II (15分24秒)
- 课时29:6LoWPAN 标头压缩方法(I)-III (15分24秒)
- 课时30:6LoWPAN 标头压缩范例-I (11分48秒)
- 课时31:6LoWPAN 标头压缩范例-II (5分5秒)
- 课时32:6LoWPAN 邻居寻找 (9分5秒)
- 课时33:6LoWPAN在IP 协议堆栈定位 (6分4秒)
- 课时34:网络层技术 (2G.3G.4G.5G)-I (7分25秒)
- 课时35:网络层技术 (2G.3G.4G.5G)-II (8分6秒)
- 课时36:物联网应用 (7分24秒)
- 课时37:IBM 物联网应用 (12分35秒)
- 课时38:Microsoft 物联网应用-I (9分17秒)
- 课时39:Microsoft 物联网应用-II (7分7秒)
- 课时40:Intel 物联网应用-I (10分2秒)
- 课时41:Intel 物联网应用-II (8分5秒)
- 课时42:欧盟在物联网上的发展 (8分34秒)
- 课时43:中华电信.小米.腾讯物联网应用 (5分6秒)
- 课时44:Arduino 传感器平台简介 (10分56秒)
- 课时45:Arduino 特色功能 (12分53秒)
- 课时46:Arduino 程序范例一 LED 闪烁 (11分10秒)
- 课时47:Arduino 程序范例二 敲击声侦测器 (12分28秒)
- 课时48:Raspberry Pi 传感器平台简介 (9分19秒)
- 课时49:Raspberry Pi 平台技术规格 (10分23秒)
- 课时50:Raspberry Pi - 项目计划范例 (6分24秒)
- 课时51:GNU-Linux 操作系统 (10分32秒)
- 课时52:LinkIt ONE 传感器平台简介 (6分55秒)
- 课时53:LinkIt ONE 平台硬件规格 (5分58秒)
- 课时54:LASS于感测网络课程介绍 (1分46秒)
- 课时55:分享 (7分56秒)
- 课时56:Demo (6分12秒)
- 课时57:系统设计-功能与大架构 (14分8秒)
- 课时58:系统设计-三层式分析Ⅰ (6分22秒)
- 课时59:系统设计-三层式分析Ⅱ (14分4秒)
- 课时60:系统设计-三层式分析Ⅱ-2 (4分28秒)
- 课时61:系统设计-其它Ⅰ (9分26秒)
- 课时62:系统设计-其它Ⅱ (6分23秒)
- 课时63:展望Ⅰ (14分40秒)
- 课时64:展望Ⅱ (4分34秒)
- 课时65:DSR 无线网络路由法 l (11分57秒)
- 课时66:DSR 无线网络路由法 ll (11分7秒)
- 课时67:DSR 路径回复 (13分51秒)
- 课时68:AODV 无线网络路由法 (11分1秒)
- 课时69:AODV 控制封包广播法 (13分36秒)
- 课时70:AODV 反向路径建立与范例 (9分57秒)
- 课时71:AODV 路径回复 (14分12秒)
- 课时72:AODV 路径寻找范例 (6分4秒)
- 课时73:AODV 路径故障回报-I (11分37秒)
- 课时74:AODV 路径故障回报-II (6分24秒)
- 课时75:AODV 序号使用 (12分15秒)
- 课时76:RPL 协议简介-I (13分56秒)
- 课时77:RPL 协议简介-II (6分51秒)
- 课时78:RPL 感测网络架构-I (6分16秒)
- 课时79:RPL 感测网络架构-II (5分16秒)
- 课时80:RPL 感测网络架构-III (5分16秒)
- 课时81:RPL DODAG 架构建置范例 (6分25秒)
- 课时82:RPL QoS 路由范例 (9分42秒)
- 课时83:CoAP 协议简介 (14分55秒)
- 课时84:CoAP 讯息交换 (10分5秒)
- 课时85:CoAP 使用范例 (10分39秒)
- 课时86:前言 (5分18秒)
- 课时87:Zigbee协定简介 (9分50秒)
- 课时88:Zigbee网络拓朴、物理层、MAC层概念 (11分3秒)
- 课时89:Zigbee MAC Superframe (9分32秒)
- 课时90:Zigbee MAC Data transfer (10分9秒)
- 课时91:Zigbee NWK Network Address (8分29秒)
- 课时92:Zigbee NWK - Routing and Application Framework (14分2秒)
- 课时93:Zigbee APL (8分49秒)
- 课时94:802.11ah - 简介 (15分35秒)
- 课时95:802.11ah - 802.11 MAC basics (11分51秒)
- 课时96:802.11ah - DCF (7分16秒)
- 课时97:802.11ah - EDCA and HCCA (12分11秒)
- 课时98:802.11ah - 联网过程 + 省电模式运作 (7分22秒)
- 课时99:802 11ah 802 11 (13分14秒)
- 课时100:802 11ah 802 11anac (12分59秒)
- 课时101:802.11ah - PHY and MAC (10分48秒)
- 课时102:802 11ah MAC 2 (9分43秒)
- 课时103:802 11ah MAC 3 (9分44秒)
- 课时104:802 11ah MAC 4 (8分47秒)
- 课时105:Bluetooth - 简介 (11分23秒)
- 课时106:Bluetooth PHY and Basband 1 (9分30秒)
- 课时107:Bluetooth Baseband 2 and Physical Links (8分22秒)
- 课时108:Bluetooth L2CAP and Applications (6分8秒)
- 课时109:Bluetooth BLE简介 and BLE PHY (10分50秒)
- 课时110:Bluetooth Link Layer and Power Consumption (8分0秒)
- 课时111:LPWAN 简介 (9分20秒)
- 课时112:LPWAN 特性 (5分31秒)
- 课时113:LPWAN LoRaWAN 1 (10分24秒)
- 课时114:LPWAN LoRaWAN 2 (5分25秒)
- 课时115:LPWAN SigFox and Weightless (9分1秒)
- 课时116:LPWAN DASH7, Ingenu, 3GPP (12分9秒)
- 课时117:物联网框架标准 - 前言 (10分44秒)
- 课时118:物联网框架标准 - Allseen AllJoyn (8分26秒)
- 课时119:物联网框架标准 - OIC Core Framework (12分38秒)
- 课时120:物联网框架标准 - OMA LWM2M, Thread (12分48秒)
- 课时121:物联网框架标准 - oneM2M (7分14秒)
- 课时122:物联网框架标准 - ESTI M2M, IEEE P2413 (9分54秒)
热门下载
热门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