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课时 15小时25分19秒秒
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导师编号1973)。2004年参加工作,从事超大规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研究、嵌入式系统开发及相关专业教学工作。
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项目有国家重大专项(02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和国际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作为项目团队的主要成员先后承担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20余项科学研究与开发项目;主持并参与省级及校级教改及教研项目7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近30项,已经编著出版微电子集成电路领域教材、专著及译著13部(《微电子器件及IC设计基础》、《VLSI设计方法与项目实施》、《ARC EM处理器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编程》、《ESD物理与器件》、《ESD设计与综合》、《过电应力(EOS)器件电路与系统》、《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分立与集成》、《射频微电子学(第二版)》、《先进电力电子学变换器——处理交流电压的PWM变换器》、《CMOS及其他先导技术——特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脉宽调制DC- DC功率变换—电路、动态特性与控制设计》、《ARC处理器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编程基础》),在编中英文教材2部(MOOC课程配套教材《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集成电路敏捷设计技术》),获得教学类奖近10项,其中2008年1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4年9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荣获华中科技大学2018~2019学年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
个人主页:http://faculty.hust.edu.cn/leijianming/zh_CN/index.htm
邹雪城华中科技大学 - 教授
1985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固体电子学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于华中理工大学获得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并于1995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专业为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993年任华中理工大学固体电子学系副教授。1996年6月赴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6月返校复职。1998年10月至2012年6月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院教授委员会主席,校教学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工科分委员会委员,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校物联网研究院院长,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武汉)基地主任,武汉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首席专家,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分会委员,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推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邹志革华中科技大学 - 副教授200
3年参加工作,从事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负责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校级自主创新基金、校交叉基金等多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际、国内企业合作项目近10项,不少项目已经得到产业化验证。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联合出版教材3本,独著教材1本。负责了省级重点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一项,负责校级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一项,校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一项。
承担的教学工作包括本科课程"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IC设计课程设计",研究生课程"IC设计项目管理"、"通信集成电路设计"。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十余项。自2014年起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若干项,2018年获评该项赛事的“九天芯园丁奖”。
余国义 华中科技大学 - 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工程系,副教授
200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并同年任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讲师。2009年6月赴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及IMEC进修学习。
一直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与微电子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作为项目核心成员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参与申请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1项;参与完成合作项目5项;申请中国专利7项。在中英文核心期刊共发表重要学术论文20多篇。
在教学上承担的教学工作包括本科课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IC设计课程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生课程“CMOS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4个。
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模拟/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智能传感器集成技术、高频/微波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集成电路系统技术。
章节
- 课时1:课程介绍 (5分50秒)
- 课时2:集成电路产业 (10分34秒)
- 课时3:摩尔定律 (11分7秒)
- 课时4:集成电路发展史 (14分20秒)
- 课时5:MOS管结构及IV特性 (18分40秒)
- 课时6:MOS管二阶特性 (13分51秒)
- 课时7:MOS管跨导及电阻做负载的共源级放大器 (19分30秒)
- 课时8:MOS器件的小信号模型 (7分8秒)
- 课时9:MOS器件电容 (13分13秒)
- 课时10:MOS管的本征增益 (7分38秒)
- 课时11:大信号和小信号 (10分4秒)
- 课时12:从沙子到芯片 (13分45秒)
- 课时13:工艺概述 (11分50秒)
- 课时14:光刻 (11分48秒)
- 课时15:刻蚀 (9分20秒)
- 课时16:扩散 (8分58秒)
- 课时17:离子注入 (17分2秒)
- 课时18:化学气相沉积CVD (15分26秒)
- 课时19:物理气相沉积PVD (10分44秒)
- 课时20:氧化 (14分12秒)
- 课时21:电路-版图-掩膜-光刻之间的关系及内涵 (9分11秒)
- 课时22:版图设计与检查 (17分23秒)
- 课时23:版图设计规则与图元 (16分44秒)
- 课时24:CMOS模拟集成电路绪论 (7分49秒)
- 课时25:为什么要学习CMOS模拟集成电路 (15分44秒)
- 课时26:共源极放大器 (9分14秒)
- 课时27:二极管负载的共源极放大 (12分19秒)
- 课时28:电流源负载共源极放大器 (15分39秒)
- 课时29:带源极负反馈的共源极放大器 (12分41秒)
- 课时30:源极跟随器 (12分41秒)
- 课时31:共栅极放大器 (10分46秒)
- 课时32:共源共栅极放大器 (16分20秒)
- 课时33:反相器作为放大器 (9分53秒)
- 课时34:共源极放大器的PSRR (9分1秒)
- 课时35:差分放大器的优势 (10分22秒)
- 课时36:差分放大器的差动大信号特性 (15分30秒)
- 课时37:差分放大器的共模响应 (16分51秒)
- 课时38:全差分放大器的共模输出电平 (9分37秒)
- 课时39:交叉互连负载的差分放大器 (6分18秒)
- 课时40:密勒效应和密勒补偿 (14分35秒)
- 课时41: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11分10秒)
- 课时42:反馈系统的频率特性 (15分39秒)
- 课时43:基本MOS电流镜 (11分2秒)
- 课时44:共源共栅MOS电流镜 (13分30秒)
- 课时45:WilsonMOS电流镜 (8分28秒)
- 课时46:WildarMOS电流源 (7分40秒)
- 课时47:数字信号特点及设计关注 (10分34秒)
- 课时48:数字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9分38秒)
- 课时49:数字系统的评价指标 (19分14秒)
- 课时50:CMOS反相器——结构原理及基本特性 (9分38秒)
- 课时51:CMOS反相器——静态特性 (16分50秒)
- 课时52:CMOS反相器——瞬态特性 (10分30秒)
- 课时5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反相器的设计 (10分44秒)
- 课时54: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低功耗设计 (20分5秒)
- 课时55:静态CMOS组合逻辑电路——结构 (11分43秒)
- 课时56:静态CMOS组合逻辑电路——特性 (15分55秒)
- 课时57:静态CMOS组合逻辑电路——逻辑努力 (22分57秒)
- 课时58:静态CMOS组合逻辑电路——功耗 (10分35秒)
- 课时59:动态CMOS组合逻辑电路——有比逻辑 (13分41秒)
- 课时60:静态组合逻辑电路——传输管(门)逻辑 (14分30秒)
- 课时61:动态组合逻辑电路——预充电-求值逻辑 (11分47秒)
- 课时62:动态组合逻辑电路——多米诺CMOS电路 (13分9秒)
- 课时63:动态组合逻辑电路——特性及信号完整性 (11分31秒)
- 课时64:时序逻辑电路——概述 (6分20秒)
- 课时65:时序逻辑电路——双稳态静态结构 (14分10秒)
- 课时66:时序逻辑电路——双稳态动态结构 (8分30秒)
- 课时67:时序逻辑电路——无竞争动态结构 (13分3秒)
- 课时68:时序逻辑电路——无稳态施密特触发器 (15分54秒)
- 课时69:导线及互连——概述 (11分4秒)
- 课时70:导线及互连——互连电阻 (14分34秒)
- 课时71:导线及互连——互连电容 (13分26秒)
- 课时72:导线及互连——互连延时模型 (15分35秒)
- 课时73:导线及互连——互连延时优化 (18分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