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经典教程(共39讲)
共39课时 1天2小时56分32秒秒
简介
本系列介绍了通信原理。老师先是从通信原理的绪论方面内容开始讲解的,主要讲解了通信原理绪论、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模拟传输、数字基带传输、基本的数字频带传输、模拟信号数字化与PCM、现代数字传输技术这些方面的内容,其中老师还对每个章节相关的作业进行了讲评。
讲师
量子阱
章节
- 课时1:第1讲 通信的基本概念,信源与常见的消息 (46分27秒)
- 课时2:第2讲 信道、频带与电波传输 (44分44秒)
- 课时3:第3讲 数字与模拟传输系统 (41分29秒)
- 课时4:第4讲 确知信号能量谱与功率谱及信号带宽,随机信号 (53分48秒)
- 课时5:第5讲 高斯分布与高斯信号,白噪声 (42分36秒)
- 课时6:第六讲 热噪声,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带通信号 (43分11秒)
- 课时7:第7讲 常规调幅,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调制 (43分35秒)
- 课时8:第8讲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解调 (45分22秒)
- 课时9:第9讲 单边带调幅,残留边带调幅 (43分44秒)
- 课时10:第10讲 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和频谱特性 (44分9秒)
- 课时11:第11讲 正弦信号角度调制分析 (42分3秒)
- 课时12:第12讲 调角信号的接收 (42分33秒)
- 课时13:第13讲 AM系统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43分35秒)
- 课时14:第14讲 角度调制的抗噪声性能 (56分28秒)
- 课时15:第15讲 模拟调制应用 (43分53秒)
- 课时16:第16讲 数字基带信号 (44分52秒)
- 课时17:第17讲 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 (45分18秒)
- 课时18:第18讲 二元信号的误码性能与匹配滤波器 (49分17秒)
- 课时19:第19讲 二元信号的误码分析 (43分46秒)
- 课时20:第20讲 模拟传输系统的作业讲评 (41分27秒)
- 课时21:第21讲 多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码间串扰与Nyquist准则 (44分1秒)
- 课时22:第22讲 带限信道上的无码间串扰传输,升余弦滚降滤波器及眼图 (40分39秒)
- 课时23:第23讲 信道均衡,数字均衡器 (42分30秒)
- 课时24:第24讲 基本均衡算法,符号同步的基本概念 (44分49秒)
- 课时25:第25讲 符号同步方法,线路码型 (1分1秒)
- 课时26:第26讲 线路码型(续),数字基带传输作业讲评(上) (1分1秒)
- 课时27:第27讲 数字基带传输作业讲评(下),幅移键控技术 (43分5秒)
- 课时28:第28讲 幅移键控的功率谱、带宽、包络检波误码分析 (44分7秒)
- 课时29:第29讲 相移键控 (44分22秒)
- 课时30:第30讲 差分相移键控,频移键控的MATLAB仿真 (42分14秒)
- 课时31:第31讲 频移键控MATLAB仿真(续) (56分5秒)
- 课时32:第32讲 QPSK系统 (42分49秒)
- 课时33:第33讲 DQPSK、OQPSK等,基本频带调制系统的误码性能比较 (49分53秒)
- 课时34:第34讲 频带无码间串扰系统分析,基本频带调制系统的功率谱和带宽比较,多元频带调制 (4分28秒)
- 课时35:第35讲 模拟信号的抽样 (45分49秒)
- 课时36:第36讲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作业讲评,均匀量化 (42分48秒)
- 课时37:第37讲 最佳量化,量化信噪比与对数量化 (41分23秒)
- 课时38:第38讲 脉冲编码调制 (42分23秒)
- 课时39:第39讲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与增量调制,时分复用 (40分48秒)
热门下载
热门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