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为精品课,您可以登录eeworld继续观看: 操作系统结构继续观看 课时1:课程概述 课时2:教学安排 课时3:什么是操作系统 课时4:为什么学习操作系统,如何学习操作系统 课时5:操作系统实例 课时6:操作系统的演变 课时7:操作系统结构 课时8:OS实验概述 课时9:从OS角度看计算机系统 课时10:从OS角度看RISC-V 课时11:Rust语言与系统编程 课时12:RISC-VCPU启动 课时13:RISC-VCPU启动进一步分析 课时14:基本概念与原理 课时15:硬件架构支持 课时16:中断处理机制–Overview 课时17:中断处理机制–Detail-1 课时18:中断处理机制–Detail-2 课时19:中断处理机制–Detail-3 课时20:中断处理机制–Summary 课时21:系统调用 课时22: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内存层次 课时23:地址空间和地址生成 课时24:连续内存分配 课时25:碎片整理 课时26:伙伴系统 课时27:SLAB分配器 课时28:非连续内存分配的需求背景 课时29:段式存储管理 课时30:页式存储管理 课时31:页表概述 课时32:快表和多级页表 课时33:RISC-V页映射机制 课时34:使能RISC-V页表 课时35:虚拟存储的需求背景 课时36:覆盖和交换 课时37:局部性原理 课时38:虚拟存储概念 课时39:虚拟页式存储 课时40:缺页异常 课时41:RISC-V缺页异常 课时42:页面置换算法的概念 课时43:最优算法、先进先出算法和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 课时44:时钟置换算法和最不常用算法 课时45:Belady现象和局部置换算法比较 课时46:页表自映射 课时47:工作集置换算法 课时48:缺页率置换算法 课时49:抖动和负载控制 课时50:面向缓存的页替换算法-FBR 课时51:面向缓存的页替换算法-LRU-K2Q 课时52:面向缓存的页替换算法-LIRS 课时53:进程的概念 课时54:进程控制块 课时55:进程状态 课时56:三状态进程模型 课时57:挂起进程模型 课时58:线程的概念 课时59:用户线程 课时60:内核线程 课时61:进程地址空间与熔断(meltdown)漏洞 课时62:进程切换 课时63:进程创建 课时64:进程加载 课时65:进程等待与退出 课时66:rCore进程和线程控制 课时67:处理机调度概念 课时68:调度准则 课时69:先来先服务、短进程优先和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课时70:时间片轮转、多级反馈队列、公平共享调度算法和ucore调 课时71:实时调度 课时72:优先级反置 课时73:rCore调度框架 课时74:对称多处理与多核架构 课时75:多处理器调度概述 课时76:O(1)调度 课时77:CFS调度 课时78:BFS调度算法 课时79:背景 课时80:现实生活中的同步问题 课时81:临界区和禁用硬件中断同步方法 课时82:基于软件的同步方法 课时83:高级抽象的同步方法 课时84:信号量 课时85:信号量使用 课时86:管程 课时87:哲学家就餐问题 课时88:读者-写者问题 课时89:Rust语言中的同步机制 课时90:死锁概念 课时91:死锁处理方法 课时92:银行家算法 课时93:死锁检测 课时94:并发错误检测 课时95:进程通信概念 课时96:信号和管道 课时97:Linux信号机制 课时98: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 课时99:D-Bus机制 课时100:Binder机制 课时101:文件系统和文件 课时102:文件描述符 课时103:目录、文件别名和文件系统种类 课时104:虚拟文件系统 课时105:文件缓存和打开文件 课时106:文件分配 课时107:空闲空间管理和冗余磁盘阵列RAID 课时108:FAT文件系统 课时109:EXT4文件系统-历史 课时110:EXT4文件系统-支持大容量存储 课时111:EXT4文件系统-支持恢复异常 课时112:ZFS文件系统 课时113:IO特点 课时114:IO结构 课时115:IO数据传输 课时116:磁盘调度 课时117:LinuxIO子系统 课时118:Linux内核错误分析 课时119:用rust写操作系统-系统编程语言rust 课时120:用rust写操作系统-rust与操作系统开发 课时121:Background 课时122:FuturesinRust 课时123:Generatorsandasyncawait 课时124:Self-ReferentialStructs&Pin 课时125:WakerandReactor 课时126:Overview 课时127:HowVMMworks-CPU 课时128:HowVMMworks-memory&IO 课程介绍共计128课时,1天5小时17分12秒 操作系统(RISC-V)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管理各种软硬件资源的核心系统软件,为应用软件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核心技术是研究型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核心课,以主流操作系统为实例,以教学操作系统ucore为实验环境,讲授操作系统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为学生从事操作系统软件研究和开发,以及充分利用操作系统功能进行应用软件研究和开发打下扎实的基础。 上传者:Lemontree 正在载入数据,请稍等... 猜你喜欢 直播回放: 如何进行更加快速、简单且成本更低的AI 摄像头应用的开发 OpenCV 3 with Python 3 Tutorial TI传感器详解 玩转 Arduino——数据通信: ZigBee 通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计算机控制装置 浙大 张光新 MSP430的ADC10技术应用 计算机体系结构_国防科大_王志英 热门下载 PyTorch神经网络实战:移动端图像处理 (丛晓峰 彭程威 章军) 基于单片机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hspice电路模拟软件的使用文档 FDTD 1-d C++ sourece 用c语言编的确bp算法小程序,比网络上的好,而且有说明. 3D接插件库:USB-MicroUSB-B-SMT 用NE5532做的话筒放大器电路图 LM317实用恒流充电器 大学生涯规划书 McgsPro与汇川H3U串口通讯驱动 热门帖子 gmake: *** CreatePipe() failed (e=161). stop 本人在用CCS4.2编译工程时,最后结果是gmake:***CreatePipe()failed(e=161).stop,经过试验,删掉一个.c源文件就没有问题了,如果再加上去,即使源文件里什么内容都没有也不行,还是出错,莫非有文件个数的限制?gmake:***CreatePipe()failed(e=161).stop dsppanke 关于无线充电 2012年5月,一部众星云集的《复仇者联盟》吸引了亿万观众,创造了超高的票房收入,相信很多人现在依然记忆犹新。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讨论这部电影如何如何,而是要说一说同期发生的无线充电领域的重大事件。2012年,PowermatTechnologies和宝洁公司携手创立了PMA。5月8日,三星和高通两家公司联手成立了“无线充电联盟”(AllianceforWirelessPower,简称“A4WP”),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虽然大 eric_wang 帮忙看下设计的时钟程序有什么错误,总是有警告,在1602液晶上无法显示 /* *********************************** *** *基于STC89c52与1602液晶的时钟** *** *********************************** **/ #include #defineucharunsignedcha 无氧旅途 QT,GUI比较 现在需要一个在linux操作系统移入液晶做GUI,网上现在有用QT,MINIGUI,UCGUI,想确定哪种比较好,各自的优缺点QT,GUI比较QT吧,我只是随便一说啊。只是感觉QT还是比较强大的,建议用QT,只是个建议。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的就应该使用qt的framebuffer版本如果只是做界面,不用它的QtCore、QtNetwork等类的话,QT跟其他GUI差不多,要不然还是QT方便的多 feiyun 大家了解MSP430的TimerD吗? MSP430的timerD其实也是一个16位的定时器或者计数器,但是它有很多的特别之处。大家能列举一二吗?大家了解MSP430的TimerD吗?以前还真不知道430有tinmerD模块。翻了下手册主要是针对高分辨率的电容触摸方案。看来是后出的了。我只在F5x系列的上边见过,以下是从手册摘的:总体介绍:Timer_Dfeaturesinclude:•Asynchronous16-bittimer/counterwithfouroperatingmodesandfou wstt TI 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作品集 用户名心得&作品名称心得&作品链接snoweaglemcu【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微型LCR测试仪http://bbs.eeworld.com.cn/thread-449061-1-1.html【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微型LCR测试仪-硬件篇之一http://bbs.eeworld.com.cn/thread-451118-1-1.html【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微型LCR测试仪-硬件篇之二http://bbs.eeworld.com.cn/threa maylove 网友正在看 原理图的PDF的打印输出 1.2 Reliability Testing 复杂频率特性的绘制(一) 三菱FX系列PLC教程 8 —— FX系列的软件系统和编程语言 Intensity transformations and spatial filtering(四) Sequential ATPG Conclusion (_optional) SPI接口原理与配置-M3 聚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