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为精品课,您可以登录eeworld继续观看: 基于Bode图设计超前校正装置继续观看 课时1:绪论 课时2:拉普拉斯变换定义及性质(一) 课时3:拉普拉斯变换定义及性质(二) 课时4:卷积定义、定理及性质 课时5:拉普拉斯逆变换及应用(一):拉普拉斯逆变换定义 课时6:拉普拉斯逆变换及应用(二):拉普拉斯逆变换应用 课时7:控制的基本概念 课时8: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一) 课时9: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二) 课时10: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一):Laplace变换知识回顾 课时11: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二):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 课时12:框图及其变换(一):传递函数框图定义及连接方式 课时13:框图及其变换(二):传递函数框图变换 课时14:信号流图 课时15:控制系统的基本单元 课时16:非线性单元的线性化 课时17:稳定性 课时18:稳定的Liapunov定义 课时19:稳定性的代数判据(一):Routh判据 课时20:稳定性的代数判据(二):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课时21:参数稳定性,参数稳定域 课时22:静态误差(一):误差和静态误差定义 课时23:静态误差(二):静态误差与输入 课时24:静态误差(三):静态误差的计算 课时25:静态误差(四):系统类型与静态误差的关系 课时26:静态误差(五):静态误差的物理和理论解释 课时27:静态误差(六):扰动引起的静态误差 课时28:动态性能指标 课时29:高阶系统动态性能的二阶近似 课时30:控制系统的校正 课时31:频率特性引言 课时32:Fourier变换 课时33:频率特性函数 课时34:频率特性的图像 课时35:基本环节的频率特性 课时36:复杂频率特性的绘制(一) 课时37:复杂频率特性的绘制(二) 课时38:复杂频率特性的绘制(三) 课时39:闭环频率特性 课时40:Nyquist稳定判据(一) 课时41:Nyquist稳定判据(二) 课时42:Nyquist稳定判据(三) 课时43:相对稳定性(稳定裕量) 课时44:从开环频率特性研究闭环系统性能 课时45:基于频率特性的控制器设计思路 课时46:根轨迹方法简介 课时47:根轨迹条件 课时48:根轨迹性质 课时49: 频率特性的图像 课时50:条件稳定系统 课时51: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课时52:参数根轨迹和根轨迹族 课时53:延时系统的根轨迹 课时54:补根轨迹与全根轨迹 课时55:校正问题及其实现方式. 课时56: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 课时57:超前校正装置的特性 课时58:基于根轨迹法设计超前校正装置 课时59:基于Bode图设计超前校正装置 课时60:滞后校正装置的特性 课时61:基于根轨迹法设计滞后校正装置 课时62:基于Bode 图设计滞后校正装置 课时63:超前-滞后校正装置的特性 课时64:基于根轨迹法设计超前-滞后校正 课时65:基于Bode图设计超前-滞后校正 课时66:开环系统的期望频率特性 课时67:反馈校正 课时68:直线倒立摆控制系统实验 课时69:非线性系统概述 课时70:非线性系统的典型动力学特征 课时71:描述函数法定义 课时72:描述函数法求取 课时73:基于描述函数的稳定性分析 课时74:非线性系统自持振荡的分析 课时75:相平面与相轨迹 课时76:相轨迹的绘制方法 课时77:奇点 课时78: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课时79: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课时80:极限环及其产生条件 课时81:非线性系统分析小结 课时82:采样控制系统概述 课时83:脉冲采样与理想采样 课时84:采样定理 课时85:零阶保持器 课时86:z-变换 课时87:脉冲传递函数(一) 课时88:脉冲传递函数(二):求脉冲传递函数的一般方法 课时89:z-平面上采样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课时90:w-平面上采样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课时91:采样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课时92:修正的z-变换 课时93:状态、状态空间、状态空间描述 课时94: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一):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空间表达式及传递函数阵 课时95: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二):组合系统的空间表达式及传递函数阵 课时96: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三):系统的时域描述及状态空间表达式(一) 课时97:高阶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的互相转换(四):系统的时域描述及状态空间表达式(二) 课时98:由模拟结构图写出状态空间表达式(一):基于串并联分解 课时99:由模拟结构图写出状态空间表达式(二):基于部分分式分解 课时100:由模拟结构图写出状态空间表达式(三):基于积分器串+常值反馈 课时101:系统的等价变换及其应用(一) 课时102:系统的等价变换及其应用(二) 课时103:线性连续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解(一):齐次方程 课时104:线性连续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解(二):非齐次方程 课时105: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性质及算法(一):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 课时106: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性质及算法(二):状态转移矩阵的性质 课时107: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性质及算法(三):状态转移矩阵的算法 课时108: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定义(一):能控性与能观性 课时109: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定义(二):能控性概念 课时110: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定义(三):能观性概念 课时111: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一):状态能控判据形式之一(模态判据) 课时112: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二):状态能控判据形式之二(代数判据) 课时113: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三):状态能观判据形式之一(模态判据) 课时114: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的判据(四):状态能观判据形式之二(代数判据) 课时115:对偶性原理 课时116: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结构(一):能控状态分解 课时117: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结构(二):能观状态分解 课时118: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标准型: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标准型 课时119:实现问题、最小实现(一):单变量系统的能控实现、能观实现 课时120:实现问题、最小实现(二):多变量系统的能控实现、能观实现 课时121:实现问题、最小实现(三):最小实现问题 课时122: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课时123:反馈对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影响 课时124:极点配置算法(一):极点配置算法 课时125:极点配置算法(二):极点配置举例 课时126:极点配置算法(三):极点配置算法 课时127:状态空间中系统的镇定问题 课时128:状态观测器的基本概念 课时129:全维观测器的设计 课时130:降维观测器 课时131:重构状态反馈控制系统 课时132:扰动量的观测 课时133:基本概念 课时134:对外扰的完全不变性 课时135:输出对外扰的静态不变性 课时136:状态和外扰可直接测量时的抗外扰控制 课时137:带观测器的抗外扰控制 课时138:常值扰动下的鲁棒抗外扰控制 课时139:一般扰动下的鲁棒抗外扰控制 课时140:基本概念 课时141:李雅普诺夫方法 课时142: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方法 课时143: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 课时144: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课程介绍共计144课时,1天10小时13分18秒 自动控制理论 清华大学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学科核心专业基础课,也是研究和设计复杂工程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本课程也称为经典控制理论,包含(1)控制系统的概论,着重介绍反馈原理;(2)控制系统的建模,着重介绍微分方程及机理法建模、拉普拉斯变换、传递函数、频率响应模型、数据驱动模型和典型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框图变换;(3)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性能评价,包括动态系统的时间响应、结构属性、稳定性、稳态精度、动态性能和时域频域分析方法;(4)控制系统的频域设计,PID控制器及参数整定法、超前滞后校正。 上传者:JFET 猜你喜欢 TI SimpleLink MCU无线平台及软件套件介绍现场培训 直播回放: PI 适合工业市场辅助电源的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 IC 直播回放: ST 意法半导体 资料中心与通讯网路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直播回放: DLP® 技术如何推动AR HUD和汽车大灯的发展 HVI- 设计超高功率密度的小功率AC-DC电源 EDDP 电机控制演示平台使用方法指南 研讨会:Tek 从测试测量角度来看当今电源产品的设计 【PlanAhead教程】教您如何使用PlanAhead 热门下载 [资料]-JIS C8283-2-4-2012 家庭用及びこれに類する用途の機器用カプラ-第2-4部:機器の質量.pdf [资料]-JIS Z 0310:2004 Abrasive blast-cleaning methods for surface preparation.pdf JIS K3351-2009 Glycerines for industrial use.pdf [资料]-JIS K2275-1996 原油及石油产品 水分测定(解说).pdf [资料]-JIS C9335-2-92-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第2-92:脚踏交流供电草地松土机和通气机的特殊要求.pdf [资料]-JIS K5601-2-3-1999 涂料化合物的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可溶性物质溶剂中的化合物分析 第3节沸腾范围.pdf [资料]-JIS C5877-2-2012 偏光镜的试验方法.pdf [资料]-JIS C9335-2-204-200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第2-204:加热垫和板的特殊要求.pdf [资料]-JIS K8462-1992 Cyclohexanol.pdf [资料]-JIS C0457-2006 Preparation of instructions-Structuring, content and presentation.pdf 热门帖子 机器人六轴力传感器市场调查报告 机器人六轴力传感器产品定义机器人六轴力传感器,是一种测量X、Y、Z三个方向上的力和力矩的传感器。机器人六轴力传感器目前主要搭载在机械臂上,通过检测力在空间作用的全部信息,即在空间坐标系所形成的三个分力和三个力矩Fx、Fy、Fz、Mx、My、Mz,从而对机械臂的受力进行精密测量与控制,当前,机器人六轴力传感器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受益于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智能化需求的提高。本报告的统计范围是运用在精密打磨、精密装配、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机器人用机器人六轴力传感器。 QY报告 【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焊接完成,第一个程序,LED流水灯 【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焊接完成,第一个程序,LED流水灯为了验证焊接是否成功,我只焊了复位电流和几个LED灯,先是用EXP430G2开发板下载程序,下了很多次都在downloading时提示通信错误,只有一次成功,平时下MSP430G2553都没有问题,怀疑是仿真器版本过低导致,后来换成EXP430FR5969的开发板问题解决了。跑了一个LED流水灯程序,证明单片机焊接良好。我焊好的最最小系统板把EXP430FR5969的TST littleshrimp 【MXCHIP Open1081】+求助啊 能弱弱的问一下OPEN1081的开发套件程序能用串口下嘛?是不是必须买个JLINK?本人以前玩STM32的程序都是那串口下进去的啊,没怎么用过JLINK。求助啊。。【MXCHIPOpen1081】+求助啊看一下用户手册,有介绍的。可以通过超级终端这样的软件升级,使用YModem协议。dcexpert发表于2014-11-1920:31看一下用户手册,有介绍的。可以通过超级终端这样的软件升级,使用YModem协议。 谢了哈 908508455a 【视频分享】TMS320C64x+网络课程9 - sRIO(串行RapidIO) 简介:TMS320C64x+网络课程9——sRIO(串行RapidIO),主要介绍sRIO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支持特性,memory管理,中断支持,在DSP内部进行传输,BIOS中的支持等。此网络培训针对C64x+,每次一个专题,由DSP高性能部门技术支持工程师为您全程指导,敬请期待。欲知更多TI视频,请关注我的分享~~~【视频分享】TMS320C64x+网络课程9-sRIO(串行RapidIO)这么好的东西要顶啊 德州仪器_视频 STM32F407IGT6怎么移植DSP库的FFT算法 求指教啊 STM32F407IGT6怎么移植DSP库的FFT算法求指教啊STM32F407IGT6怎么移植DSP库的FFT算法求指教啊过来看看~~~~~~~~~~~~~~~~~~记得NXP的cortexM3内核ARM库中有个数学库,stm32中也可能有这个库吧这个没移植过,可以用c把算法自己写出来试试STM32F4xx_DSP_StdPeriph_Lib_V1.0.0这个库中应该有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948f59242eb91dd80 tuxiaoli20 【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智能手表之无线控制智能家居 voidGUI_Buletooth(void){WM_HWINhButton0;WM_HWINhButton1;WM_HWINhButton2;WM_HWINhText;USART_printf(USART1,a);//给msp430传输指令,建立连接,允许传输数据WinPara.hBuletooth=WM_CreateWindowAsChild(0,0, zhanghuichun 网友正在看 摄像头寄存器初始化实验任务 LinkIt ONE 传感器平台简介 18(2)(比较器) 调制解调的概念和意义 典型环节的Nyquist图 其它抓图工具(rkisp_demo) 互电容和接近传感设计 存储钥匙信息到eeprom